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我们家的孩子都上网成瘾了怎么办?
其实,孩子真的上网成瘾的概率很低。美国哈弗大学调查机构证明:大约九成的孩子喜欢上网是由于家长的管制原因。因为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也就是说,你让孩子不去做什么,他们就会喜欢上什么。
所以,当你的孩子表现出爱上网的时候,你千万不要紧张,而是要和颜悦色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上网呢?
你的孩子肯定会说,因为好玩又意思。
这就是孩子的心理。但是,孩子也有个性,就是如果家长积极地让孩子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这件事情可能很没有意思。
所以,您应该鼓励他们去上网,告诉孩子:父母支持你去上网,从今天开始不要去上学了,在家上网玩,每天必须要保持上网八个小时以上。。。。。。
这是一家国外调查结果经过多年调查结果,当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上网时,在连续上网八个小时的时间下,没有一个孩子能坚持下来三天,并且从今往后,孩子就会产生厌恶网络综合征。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你也使用这个方法,您的孩子一定会正确对待上网这件事情。
如果,您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就是俗称的网络成瘾的话,家长朋友们你们就需要紧张了,因为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网瘾可能导致您的孩子失去人生方向,成为一无是处的人,
网瘾的罪魁祸首就是网游。是的,就是你孩子沉迷于网吧,手机游戏,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父母银行卡里面的钱都浪费了的游戏。
那么。网游是什么呢?
网络游戏就是一种现代娱乐项目,上市以来一直受到孩子们乃至非常多的成年人的青睐。
其实,孩子玩玩网络游戏无可厚非,毕竟通过玩儿游戏,孩子也可从中学到一些知识,也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不过,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成瘾就有问题了。
那么,哪些孩子容易网游成瘾呢?
第一种情况,孩子在幼年时期有被抛弃的经历
比如父母离异孩子判给一方,或者孩子被父母寄养在别人家里“包括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迷上网络游戏。因为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认可。
探究其原因,这些孩子都被迫接受了一个他不喜欢的人际环境,在大脑深处隐藏了许多负面情绪,比如害怕,担心,恐惧,不安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能力增强了,但是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他随时随地都会寻找支持,安全,认知等。
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在寻找着一种精神寄托的东西,因为他们的父母无法给予他们精神的满足。
突然有一天,他们走进虚拟的网络世界,发现网络游戏能够满足他们这些需求,便如饥似渴地从中索取,就算知道这是错的也欲罢不能。
等到他已经痴迷上网络后,就再也无法离开网络世界了。
对于这些孩子,我建议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的爱,来填满他们的精神世界。当然,有些时候,当父母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时为时已晚,但是,父母应该坚信可以帮助孩子战胜网瘾。
第二种情况,父母管教太严,在生活里,孩子没有自主权,这样的孩子也可能迷恋网络。
在网络游戏里,他们可以忘掉自己可怜的生存状态,还可以称王称霸为所欲为。这类孩子是最危险的,他们很容易把虚拟世界当成现实生活,进而他们就会过度为宅男,之后就开始逃避社会萎靡与小空间,最后他们就再也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打骂教育有其优势,就是让孩子知道事情的好坏面,简单明了地让孩子走入正轨。但是,其负面原因也很严重,
就是当孩子已经有了独立个性思维,甚至是到了青春期,他们就会反抗父母的行为,因此和父母产生难以弥补的裂痕。
对于这类孩子,我的建议是,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实行民主化的解决办法,并不能一味地打骂。
第三种情况,住校的孩子。在各大城市都有住校的孩子,特别是上了大学的孩子,过去在家里有父母的监督,一旦自由自在的生活后,他们的种种压抑就会释放,进而开始了疯狂行为。而学校附近都能接触到网吧之类的场所,因此他们就会选择网游作为自己的游戏。
许多家长给我说,我们的孩子好着呢,但是住校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其实,还是孩子在离开父母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疯狂地网游。有些孩子常常是彻夜不归,最后就沦为偷盗之徒。
所以,我建议家长还是不要过早地把孩子“丢”出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锻炼孩子独立约束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种,就是成绩差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甚至经常挨老师批评,让孩子在心里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
可悲的是,这些孩子回到家里,家长也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打骂孩子,甚至是冷嘲热讽。
因此,这些孩子的情绪持续悲观,低落。在生活中无法找到自己的重心,而青少年是需要别人人知的。这群孩子一旦接触到网络,就会发现现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可以得到满足感。所以,他们就会沉迷网络世界。
总之,孩子们之所以迷恋网游,是因为他在网络游戏里可以得到肯定,可以满足自我价值。
对于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来说,价值要用足够的爱心加上足够的决心和耐心,允许孩子慢慢从里面走出来,也允许他们有时候会有小小的反复。不过,只要孩子有所行动,家长就要鼓励加奖励,让孩子看到希望。
其实,在孩子摆脱网络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给孩子更多的关注,要多跟孩子谈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二。给孩子找一些有益的可以宣泄情绪的活动。比如运动,阅读等。最重要的是给孩子鼓励。
三。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多和孩子一起活动,或者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这些朋友自然不能是网友。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只有这样您的努力才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欢迎大家关注我,点赞转发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