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今年57岁了,还有3年的“垃圾时间”。
高老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正规师范毕业生。
三十多年来,高老师爱岗敬业已形成固定品质,课堂主动上课,不能说已成瘾,但也养成了一种模式化条件反射的习惯行为。
高老师初中物理课带得高屋建瓴条分缕析深入浅出,与学生关系融洽得鱼水情深,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年轻的时候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和优质课大赛,获奖证书有一大摞,现在都放自家箱子底下发霉了。
但“好汉没法再提当年勇”。
半年前突发的一场大病,使高老师对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教学灵动的光辉黯然失色:高老师得了严重的心脏病,搭了两个支架,平时说会快了就喘不过气,走路快了就憋得脸发青,生命时刻徘徊在死亡线上。
高老师的这种情况,按理说该退出一线课堂,远离学校,在家静卧保养身体。
但高老师做不到:欲办病退,完备手续复杂难办不说,工资这一块,只能拿正常上班时的80%,这对家属是农村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高老师而言,是个不小的损失。
都“受”了“苦”了三十多年了,马上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休工资却拿不满,总感觉有点亏;请假不上班吧,手续更难办,自己怕被“吃空饷”查着受处分,同时,所在学校领导怕担连带责任,校长不会愿意给签字。
因此,高老师就模棱两可骑虎难下“中国式教师”地继续半阴半阳上着班:每天正常刷脸点名,同时象征性地带几节课。
然而,高老师身体的实际情况决定他绝对不能“当一个正常人”使了:学校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就人性化地让他适当带几节副课,但每天必须正常参加学校的考勤。
这种安排,应该说所在学校及校长够人性化和够因地制宜的了。但即使是这样,对高老师来讲,仍然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高老师的身体太不争气了,一节课45分钟,讲课至少要歇五六次,不然,就喘不过来气!
高老师也很想像原来一样雄心勃勃侃侃而谈地上课,学校领导也理解高老师的心情。
但很无奈: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要严格执行一种“一刀切”僵硬的管理制度,没法因一人情况特殊而破例。
这样以来,没办法,高老师只有采取“认真点名,歇歇子上课”的弹性做法。
高老师这种“即能保命又能使学校不担风险”面对现实两全其美的做法,与公于私,都能得到一种打“擦边球”式地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唉,处于矛盾无奈中的高老师呀!你是广大普通中小学一线老师带病工作的缩影。
普通一线老师的日常教学生活,其实,都是很辛苦很无奈很现实和很相似的:
要绝对听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面对“一个萝卜一个坑”拉满弓紧张的工作现实,再苦再累毫无怨言;身体生病,不到万不得已,只要还能继续往下撑,都不张口向学校领导请假看病不好意思找别的老师调课,怕耽误学生的课赶不上来,怕年终自己的绩效工资被扣发,怕学科考试评比比不过其它老师……
但高老师这种“三怕”及“封建”的善良常替别人着想忍气吞声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呀!
病是什么?不就是某种紧张立体恐慌的工作压力持续保持进行,在生气、生活不规律、营养跟不上、身体缺乏锻炼的情况下,多种压力综合恶劣发展的结果吗?
今天,在课堂上,高老师还能“喘歇”式的为学生上课,这种上课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与其说是为学生正常上课,不如说是在用病态传递负能量耽误学生。
但没办法,毕竟学生上课和高老师保命都是很重要的,但目前日益不可控不健康动态的教学环境,不定的意外情况,会使高老师的病情日益加重的。
这种“刀尖上跳舞”式的冒险教学,难道高老师非要使自己“戛然而止”在讲台上,才能结束吗?
难道只有这样,才算一个教师彻底敬业吗?难道只有高老师直接死在讲台上,对各方面来讲,才是“安全”的吗?
人吃五谷杂粮,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生病是不可能的,但生病了,不仅身体要受病痛折磨,更重要的,接着“头疼”的事就来了。
这是非常令老年教师流血流泪和进退两难的事情。
当今社会,有望“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早年已为教育教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年教师,不应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包身工”。
文:曹永亮
图片来源自网络,欢迎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