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手机,看到他,在家乡的群里。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年龄,只知道他是个哑巴,村里人也一般都叫他哑巴。
其实对哑巴的印象只留在童年的记忆,多年不见他,早已模糊了他的样子。若不是在群里看到,也许很难会想起。
幼时走在路上,遇到他会害怕,可能觉得他会打人吧。每次见了他就握拳冲他伸出一个大拇指,他就会笑得很灿烂,然后我们就没那么紧张了,好像这样他就不会打你,其实,好像他从来也没打过人吧。
印象里他是一个中年人,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一直跟着亲戚生活。也许多年不见的缘故,便存留了这样的中年记忆,看见这个照片与记忆里的最后印象碰撞,不禁感慨:哑巴也老了…仿佛,他不该变老似的,其实,又有谁不会变老?
群里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多半都是父辈之人。不过,都已不是从前的模样。当感叹年过花甲的他们托着照片的样子都不再是壮年之时,其实我们也早已到了记忆里他们曾经的年纪。而这些早已经不再年轻的老人也都曾是家乡的中年人,都曾满身力气、汗流浃背的劳作在田间,曾经年轻力壮的身影如今是斑驳的白发,有了褶子的面容,还有不再那么直挺的后背,无一不让人唏嘘岁月的无情。而又正是这窗间过马的日月,驱动了岁月的年轮,让我们一代又一代。
每每归家,总能遇见不常见的老人,他们总会说这是谁家的孩子,而我们走过又会感叹,谁谁谁的谁也那么老了…
那方天地,承载的不只乡村,家乡的人,还有已经离开多年居在他乡的我辈之人心底的归宿,那个词语叫老家。
岁月依旧不停息,你来我往在路上,而那个乡村,一直在那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