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监管“补刀”房地产:严查信用卡涉房交易 地产信托穿透式核查

监管“补刀”房地产:严查信用卡涉房交易 地产信托穿透式核查

房地产正迎来史上最严监管,又一波监管动作密集落地!

据悉,监管正在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入楼市情况,与此同时,多地监管机构也通过发文或窗口指导,要求穿透式核查资金用途房地产信托业务资金用途。

多家银行拧紧信用卡涉房交易“闸口”

继商业银行严控消费贷门槛、防范资金违规流向楼市后,信用卡涉房交易也成为银行重点管控的领域。(相关报道:开发贷要压减2000亿!激进银行被窗口指导 地产商融资难难难)

南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监管正在对信用卡与房地产相关的资金流水进行核查、管控,包括境内房地产类商户、房产相关契税等。不仅如此,业内目前还传出了监管7月底曾召集会议要求银行严控信用卡业务,压实管控要求。

南都记者也观察到,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明确对房地产类商户交易实施限额管理。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8月29日就发布公告称,为落实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依据相关规定,对房地产类商户设定限制,当持有该行信用卡在此类商户透支消费时,有可能导致交易失败。

事实上,平安银行去年已经两度调整房产类信用卡规则,包括调整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进行交易时的限额、将房地产类交易计入最低还款额等。

8月30日,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公告称,“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我行近期对信用卡在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进行管控。”

具体管控要求是,农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1520、7013)进行交易。农行信用卡在境内房地产类商户(商户类别码为6513、1771、7012)的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5万元人民币,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5万元人民币,月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季度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半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年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

此前,中行、建行、民生、兴业等银行已不支持本行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交易。

密集收紧之下,地产信托降温“入冬”

地产信托的监管政策可谓一脉相承又连绵不绝。

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监管基调非常明确,信托“去通道”、加强房地产信托合规和优化信托业务结构等。其中,房企信托贷款必须要符合“四三二”条件,即“四证”齐全、开发商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30%。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今年已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23号文)等文件,重申对房地产信托融资乱象的整治。7月初,银保监会针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开展约谈警示。

据悉,上海银保监局近日向辖内各信托公司下发《关于辖内信托公司报备新增房地产信托业务和通道业务相关要求的通知》,要求落实“双压降”要求,防范“鼓肚子”现象,要求报备地产信托新增业务规划、存量业务到期以及整体规模变动等。

随着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房地产信托明显“降温”。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末,房地产信托资产余额3.15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的14%,较年初增加1665.97亿元,同比增长15.15%。

而据用益信托披露的8月数据来看,当月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81只580.82亿元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较7月份的524只795.23亿元的规模,发行数量下降46.4%,发行规模下降近27%。

调控再创纪录,还会加码吗?

楼市调控严上加严!有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1-8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367次,相比2018年1-8月份的315次上涨了17%,累计次数刷新房地产调控纪录。

针对未来房地产金融的监管方向,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调控可能从3个方面实施:

一是收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比如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条件,减少贷款额度;

二是收紧资金借助信托等渠道进入房地产项目,比如对房地产信托进行“窗口指导”;

三是收紧个人住房贷款条件、额度,提高贷款利率,并严控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此外,还可能从严监管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采写:南都记者 吴梦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0517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