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养孩子,基本上学校教什么,孩子就学什么。遇到不会的地方,家长教孩子一下就行了。
而今,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机制逐渐被科学家解明,家长们开始追求科学育儿,以便最大化地开发孩子的双商及创造力。
其中,亲子绘本阅读,是教研科学家首推的项目。有条件的家长们,还进行双语言,或者多语言的绘本阅读。
在人类幼儿期,图像和声音,对大脑的刺激是非常大的。而绘本同时具备了这两个要素。所以,读绘本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进而发展为创造力。
另外,绘本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语言,更是让孩子学到了语言里隐藏的逻辑思维。
比如因果关系的句子,转折关系的句子等,对孩子养成连贯的语言能力,很有帮助。
但是,因为孩子小,不能像大人一样分清楚虚幻和现实,他们往往把绘本中的事,当作真实的。进而出现情绪波动,很多家长遇到过这种事情,家长们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比如有一位知友问我说: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孩子突然泪流满面,家里大人都被吓到了,这只是一个关于小动物的绘本而已啊!
其实,是孩子主动入戏了,孩子把自己当成了故事中的小动物,小动物受到委屈,孩子就认为自己受委屈了。
还有一位知友说:给孩子讲了抗日战争的故事,孩子晚上睡着后突然大哭大喊:日本人好可怕好可怕之类的,哄了好长时间才安稳下来。
知友们担心:因为绘本故事就情绪失控的宝宝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个完全不用担心,这类宝宝,其实比其他宝宝更聪明,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共情。
共情,是情商发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只有会共情的人,才能发展出长期受益的,稳定的人际关系。
如果宝宝因为绘本故事突然哭泣,或者生气,做家长的什么都不要说,只要轻轻地抱住孩子,静静等待孩子发泄完就行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明白绘本与现实的区别,这点家长不必心急去干扰。假如直接告诉孩子真实与想象,孩子的创造力就直接被扼杀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选择带有暴力,或者仇恨的绘本给6岁以下的宝宝读,这样非常不好。
比如大灰狼张开血喷大口吃掉小绵羊之类的,日本人二战残忍杀害中国小孩子的事情。
爱国教育,民族主义教育,关于暴力和社会阴暗面的教育,也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千万千万,不要给尚且没有辨别思维的幼儿灌输这些,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排斥,甚至抑郁厌世。
孩子幼儿期,还是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构造一个善意满满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在大人的层层保护之下才有的。
但是这也有非凡的意义,这样长大的孩子,比起那些过早接触世界阴暗面的孩子们,要乐观得多,坚强得多,快乐得多,也有趣得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