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早上,印江坪兴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迁户黄丽蓉没有像往常一样出门买菜为家人准备早饭,而是来到小区里的“扶贫微工厂”巨泰鞋厂参加开业仪式,并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黄丽蓉家在坪兴寨安置小区7栋4单元,走10分钟的路程就能到设在小区B栋3楼的“扶贫微工厂”巨泰鞋厂上班。去年,她一家四口从沙子坡镇搬迁至此。之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现在为照顾上中学的小儿子,没法再外出务工,如今“扶贫微工厂”建到家门口,圆了她的就业梦。
“以前一直担心搬出来后没事做。现在一家人住上了新房子,在小区内就可以上班挣钱,还能照顾家里。”黄丽蓉一边做着手里的活一边高兴地说道。
为扎实做好印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保障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工业和商务局等部门积极邀请县内外各大企业分点进驻印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扶贫微工厂,稳定和扩大就业渠道,让搬迁群众楼上住人楼下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这一批新招收的工人中,年纪最小的刘佳敏,今年才18岁,半年前随父母从老家木黄镇木盆村搬到坪兴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对于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她来说,能在家门口就业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我年纪小,外出务工父母不放心,现在到家门口这个鞋厂来边学边工作,熟练之后能够拿到更高的工资,还能够陪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刘佳敏说,在小区里的巨泰鞋厂上班,培训期都能够拿到1600元的保底工资。
对于不懂技术的群众,人社部门还鼓励企业进行集中培训、师徒传帮带等形式的岗前培训,并给予补贴。通过培训后让大家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
目前巨泰鞋厂已经成立了四条针车线,一条电脑车线,多个裁断组和配料组。在印江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招收了90多名工人,采取计件工资制,搬迁群众不仅能在工厂里上班,还能把材料带回家里做,真正实现了家务工作两不误。
“计划在过年前后,再扩大四条针车线,以达到整个厂区180个人的生产规模,力争把巨泰鞋厂做成国内鞋面加工厂的领头羊,带动更多的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印江巨泰鞋厂总经理鄢红说道。
据悉,为把“扶贫微工厂”打造成群众的脱贫帮手,特意选择了一些技术含量低、带动能力强、劳动强度不高、务工方式灵活的企业,还把“扶贫微工厂”建在交通便捷、人群密集的地方,非常适合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县工业和商务局电商办副主任刘波表示:“为了让搬迁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在多个安置点引进企业设立扶贫微工厂,让搬迁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管好家庭。”(邹雪庆 王东)
来源:微印江
执行主编:刘 雅
值班编辑:张人文
编 辑:杨 华 谭旭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8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