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他高分考入复旦大学,却很快对母校不满,做了四件事后主动退学了

他高分考入复旦大学,却很快对母校不满,做了四件事后主动退学了

说到国内排名前三的大学,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清华、北大和复旦。考入复旦大学是很多高考学子的梦想,考上复旦的学生也很珍惜在这样一所名牌大学学习的机会。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2010年参加高考,考了591分,以湖北省第八十八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但他并没有静下心来潜心就读,而是多次吐槽自己的母校复旦大学。在母校的几年时间里,他做了以下四件事之后,就主动从复旦大学退学。这位牛人叫袁涛,他到底做了哪四件事呢?

(一)高调成为“筷子哥”。

当袁涛就读大二下学期的某一天,他在食堂用餐的时候发现饭里面有一些筷子掉下来的木屑。作为热血青年的袁涛,肯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批判母校的机会,于是在吃完这一餐之后,袁涛立马行动起来,在网络上发表了《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一文。可以说,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帖子,这一条帖子在网上传播之后,立马引发网友的共鸣。而复旦作为一所顶尖985名校,也直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整改。袁涛表示,如果复旦大学的食堂把这张帖子当作玩笑的话,那么他就要搞事情了:他自己将掏腰包把食堂的筷子换成新的,然后把食堂哪些腐坏的筷子拿出来用以举办一场别出心裁的“折筷子比赛”,然后准备把视频录下来……校方食堂负责任估计觉得这家伙可能是说得出做得到的主,于是在第二天就马上把那些烂筷子全部换掉。通过这件事之后,他得到了一个霸气侧漏的雅称——“筷子哥”。当然,从这一件事我们也不难看出,袁涛应该算得上一个颇有正义感的年轻人。

(二)未经校方允许为高中校友募捐。

袁涛高中时期的一位校友得了脑瘤,于是同情心爆棚的袁涛挺身而出,他在没有经过复旦校方同意的情况下搞起了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募捐行动。不得不说,袁涛确实有当“社会活动家”的潜质,仅仅第一个星期的募捐,袁涛就为高中校友募到了30万之巨的捐款。然而,袁涛的这次行动毕竟没有得到复旦校方的允许,所以他在复旦校内发传单的时候,甚至遭到复旦保安的驱逐……“筷子哥”是那么甘于被驱逐的“乖宝宝”吗?当然不是!这不,这件事之后,“筷子哥”袁涛再一次把自己对母校的不爽一股脑儿发布到网上,这件事的结果是袁涛这位“孤胆英雄”直接成为众矢之的。

(三)对二本插班生的同情。

袁涛就读复旦大学的大学二年级期末的时候,有5名二本大学的插班生被复旦预录取,但复旦校方后来又以学生没资格报名为由将这5名插班生拒收。在这件事中,5名插班生很不爽,5名插班生的家长更不爽,他们直接坐在学校门口抗议。袁涛知情后,又一篇征讨母校的帖子挂到网上,这为他后来四面楚歌主动退学埋下伏笔。

(四)对母校老师冷嘲热讽。

之后,袁涛又一次发帖,声讨复旦的老师只会放映PPT,别的本事几乎没有,对学生不怎么负责任,同时他又把复旦“博学而笃志”校训说成““薄学而渎职”……这样一来,袁涛如同一下子捅了马蜂窝一般,复旦大学不再保持沉默,复旦的学校广播对袁涛同学展开了近五分钟反击——“公知”二字直接套到了袁同学的头上。

经历这四件事之后,袁涛对母校极其“失望”,于是他主动申请退学;可是复旦校方也觉得这家伙个性太过张扬,也并不喜欢这种“公知”款式的牛人,于是也非常果断地批准了袁涛的退学申请。

小编认为,学生不应该去钻牛角尖,袁涛同学想必从小聪明,是属于那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好学生,老师夸奖,学生羡慕,家长也自豪。时刻需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是否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身边的优秀学生太多了?

他不以学校为骄傲,将来学校也不会以他为骄傲!有人说,袁同学只会嘴上功夫,智商高情商低,除了骂人没有其他本事。大学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学生只能适应学校,学校不可能去迎合某个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按照流程来做。

时过境迁,现在袁涛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人说他创业成功了,有人说他在南方打工,过的很辛苦。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烂了,可惜可叹!对于这样的学生,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6285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