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校、家长、同学、企业都对985、211如此追捧?
二本三本院校真的很差吗?那么读专科岂不是整个人生都挂掉了?
不是说现在不看学历看能力吗?它们本质上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和同学们聊聊这个话题。
一本、二本、专科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高招录取还是分批次进行的。虽然录取批次合并是大势所趋,但“一本二本三本”的传统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来看看近年部分省份录取批次有什么变化:
本科一批招生的大学,主要是教育部直属、其他部属及部分省属重点大学(大部分是985工程或211工程院校)。
本科二批招生的大学,多为省属大学或外地的非985、非211大学。和本科一批招生院校相比,两类院校的发展侧重不同: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更注重理论的实践应用。此外,两者在师资、硬件等方面也有一定差距。
其实,985/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同属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本科层次的高校),学制都为4-5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也不会标明“几本”,都将获得国家和社会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而专科的毕业证书会注明“专科”字样,且没有学位证书。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如此追捧一本大学尤其是985、211大学呢?还是让有亲身经历的“过来人”告诉大家答案吧!
学校之间差距太大,尽最大努力多考点分吧!
朋友是本科中原地区某211研究生东北某985, 自己是普通二本。先来说二本和211的差别。
学习环境和氛围上
211学校真的比我们学校学霸多太多!!!他们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去图书馆都找不到位置,我们学校期末考试临近图书馆也都还是轻松有位置的。
朋友周末的时候就是各种去实验室,去上自习,各种努力学习,我这种就是大一大二的时候有空就宅宿舍,更不用说上自习了。
他们学校的好多人从大二的时候都开始想着保研好好学,我大二的时候还在各种混社团,混着玩。
当然211也有学渣,二本也有学霸。可是,再怎样211还是一个211。
拿某银行总部招聘来说,要求的条件必须985院校和指定的几所财经院校,所以说,不管再怎样强调能力的问题,进入壁垒这么高,没学历进去哪里能发挥你的能力。
生活条件上
他们学校4800多亩地,各种小商业街,生活条件各种便利。我们学校比较小,离他们学校差3公里左右远,除了学校里边的小商店周围基本什么都没有了,对了,大一的时候学校南门还是玉米地。没有体育馆,没有游泳池。
他们学校四个体育馆,各种体育场,游泳池,大大的校医院,我们的校医院只有两三间小房间的那种。
交通,他们的公交地铁是直接通到市中心的不用换乘的那种,我们学校前些年不通公交车,都是坐小黑车去他们学校门口坐车,也是心酸。
眼界不一样
感觉自己眼界好肤浅…他们的实习真的是走出去!我们的见习,两周停课,没有任何活动,自己写个报告交了就好。
他们的实习去的某油田待了一个月,学校报销住宿,都是酒店标准间。我们学校工科的实习,搬去厂区住,然后去造锤子,对,就是自己做锤子。我们这种专业的都是直接参观工厂,走马观花的看一看,然后听各种报告。
社交圈子
等到毕业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差别了。朋友宿舍一个保研的,两个考研考上的,班里好多出国和名牌研究生,还有各种好企业。
再来说一个朋友班里的学霸,96年的妹子,11级的刚毕业,第一次考雅思就直接7分,六级都是600多的那种学霸。
我还没毕业,只是觉得首先研究生这个话题我们学校的那个比率简直太低…我们学校有两个学长学姐去年考研报的跟朋友同一所学校,他俩今年都二战。今年4月份朋友和七八个他的同校同学去复试的那个学校都考上了,这也是差别。
but,他考研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早知道当时高考好好考,上个好些的985就不用辛苦考研了。
再来说985和211,也是他和我说的。首先,他现在学校和原来本科学校的实验室的设备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们本科的实验室设备一台都几百万了,现在这个更牛…各种秒杀我们二本学校…
真心建议,好好努力,能考多少分考多少分,如果是普通家庭孩子的话,高考真的好重要。
周围的人和大学氛围影响你的一生
大学优劣程度:985>211>一本>2A>2B>3A≥3B。主要差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教学资源
毫无疑问,985院校是在所有层次学校里最好的,其他按上述顺序,无论是教研实力还是校园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可以查询各学校简介里拥有多少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等等,还有博硕士点的数量以及图书馆的藏书量。
平台不一样,眼界不一样
学校越好,举办顶级学术活动越多,学校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越多,提供深造的机会同样也越多。
学校不一样,氛围不一样
能考进越好学校的等于高考分数越高,这说明要不就是智商相对较高,要不就更勤奋和自主学习能力越强,总得来说综合能力更强。
你大学四年周围的人以及学习氛围会对你的影响很大。可能很多人说大学里逃课打游戏这种颓废的情况每间学校都会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越好这部分人的比例越小。
学校不一样,你结识的人脉不一样
对你未来的帮助也不一样,这点在你将来步入社会可能体会更深,更好的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普遍平台更高,所以可以获得的校友资源也更多。
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度不一样
到你毕业出来找工作你会发现,很多企业就是认定非985、211的不要。
举个栗子:企业招聘一个人,有十位毕业生面试,五位985、211和五位双非,在第一轮大部分HR想都不会多想,直接就筛掉后五位了。
虽然都说现在人人平等,但记住:平等不是完全对等,其实这个社会很容易潜移默化地给人划分阶层的,或以权力,或以金钱,或以学历……
二本找工作太难了,感觉自己就是个loser
我在陕西一所公办二本工科院校,学的是最苦逼的专业土木工程。已经来西安找了20来天的工作了,天天跑各大高校的宣讲招聘会。投了有无数份简历,但人家一看学校名字(后面两个字是学院)就把简历扔一边或者让我们去别的公司看看。
也有五次进入第二轮面试,但即使进第二轮,我们的简历也是被压在最下面,我们是备选的!我也没放弃,每次也都等到最后,希望能有个面试的机会。结果有三次到最后给我们说招满了或者是直接给把简历退回来,说再看看让回去等消息。(ps:简历上该写的都写了,工作经历,证书荣誉也都有,成绩也可以。)
这五次面试,我也很感激,毕竟没有第一眼就淘汰我们给了我们进一步的机会。多么希望其他的一些更多的公司不要唯学校论,因为没听过、因为是学院、因为是二本,就淘汰掉我们。今早又八点过去投简历了,然后等了一早上,最后把简历又退回来。
以前自己各种不服,相信自己坚持,每天多投多跑多缠最终总会有人要的,但整整20天了,仍然毫无结果,倍受打击,很心累难受,现在感觉自己就是个loser,茫茫人群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所以说,学历还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们能抓住机会,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平台。高考加油!
学历是块敲门砖,二三本毕业后要更吃苦
本人三本普通院校,毕业已经6年多了。身边很多都是985、211的高中同学(鄙人高中还不错,只有鄙人高考不咋地…尴尬)
说一下我的感觉吧,整体来说好学校毕业的入门起点还是普遍高的,无论公司性质,还是收入。说下我自己的情况,我目前在某一线城市,一年收入大概20万(忘说我是女的),某好友985硕,工作三年,年薪七八十万(同为女,当然,她的收入在我们所有同学中也是很出挑了)。也有211一本的同学和我在一个城市,目前20万出头这样…某二本毕业同学做财务,年入25到30万这样,但仅限于这类专业。
基本上我比较认同的是,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在毕业前后,学历的重要性非常高。但基本上三年之后,学历只是很辅助的功能了,学习力、能力、责任心、为人处事这些点成为工作能否快速上升的关键。
我好朋友也是三本毕业,工作8年,现在年入四十到五十万。其实学历归根究底折射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学历本身,而是很多三本的学生自律能力、学习力、持久力、领悟力普遍比一本的学生要差(当然也不绝对,但应该涵盖大部分)。
所以用人单位在录取时,势必会考虑这些背后的因素。三本的学生要得到更好的待遇、职位和公司,在前三五年的学习、累积和吃苦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要用巧劲。
另外就是情商的问题,随着工作的深入,其实情商所占的比重很大。我也认识小部分好学校毕业,情商一般,现在混基层的。
我工作以来,一直不断的学习和充电,因为我心里也比较清楚要往上走,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成功,尤其身处那么多比自己优秀还比自己努力的氛围中,所以时刻不敢懈怠…或许这就是要在大城市生活下去、还要实现些小小价值的二三本学生的苦处和动力吧!共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5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