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己做”的思维,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己做”的思维,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本文章为辣妈日子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辣妈日子,上个厕所会趴在厕所门口嚎啕大哭;早上去上学,分离的时候也会哭得撕心裂肺;玩玩具必须要人陪在身边,离开一会就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分分钟都会出现在有婴幼儿的家庭里?婴幼儿刚出生时,对生活充满了茫然,但是每一次细微的发展都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独立。学习知识,养成思维习惯,能够在个人重大事件中做决定,掌握独立追求目标的本领,坚持不懈地迎接挑战,最终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中获得成功。婴幼儿需要从成人的世界里完全地独立出来。婴幼儿的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内容,使宝宝从小能适当地自我估计,具有自信心,有为实现某种愿望而具备的坚韧性和持久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首创精神。“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然而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少父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婴幼儿的独立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把婴幼儿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其结果助长了幼儿的依赖性、束缚了幼儿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家庭因素至关重要。那么在家庭生活中该从哪几方面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呢?

一、让婴幼儿自己做

婴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喜好,请尊重婴幼儿的选择和感受。不要代替婴幼儿做所有的决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做,让婴幼儿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任。培养婴幼儿独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婴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积累经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爸爸妈妈永远不要替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当我们过度保护或者帮助婴幼儿的时候,也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婴幼儿在1岁半左右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很多事情不喜欢爸爸妈妈帮忙,要自己来做。比如开门要自己开,电梯要自己按,饭要自己吃,玩具要自己拿...如果您的婴幼儿准备自己端午餐盒(当他能够稳稳走路的时候才行),就让他做!如果他可以自己穿裤子,请不要帮忙!他可能需要三次才能穿好,但这三次是很值得的。

二、从小事做起

也许18个月大的婴幼儿还没有切菜的能力,但是他可以捡起蔬菜,放到碗里,这样您就可以将这些蔬菜倒进锅里。也许在您切菜前,婴幼儿会很有兴致的把蔬菜在手上,感觉一下,还会闻一闻味道。我们可以准备几套衣服,让婴幼儿自己挑选喜欢的,也可以询问婴幼儿自己周末想怎么安排,也许这些看上去都只是小事情,但是正是这些关于生活小事的决策,在锻炼和磨砺着婴幼儿的判断力和思维力。也可以擦桌子、摺衣服、洗自己的衣服等,让他在实际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三、认真观察

只需在“幕后”看着婴幼儿 — 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们却很少在忙碌喧嚣的日常生活中去做,您会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通过简单的观察,您也许会注意到婴幼儿对打开和关闭罐子和把东西放进去很着迷。非常好!多拿一些不一样的罐子和盖子给婴幼儿,里面装上松果或者贝壳。在尊重婴幼儿独立人格的同时,保持觉察,随时注意发现婴幼儿的独立思想和行为,及时给予回应、肯定和鼓励,向婴幼儿说明他的思想、行为独立的具体表现和意义。

四、相信婴幼儿能成功

你应该要相信婴幼儿的能力,让他自己完成某些事情,在他完成后,给予他认可和鼓励,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你总认为婴幼儿会失败,无论您怎么掩饰,婴幼儿都能从上百种细微的方式中感受到。相信自己的婴幼儿。想象她不会摔倒,不会受伤,一定会爬到顶端后自豪地大笑!把您的信心给婴幼儿,她会感受吸收到并且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即使她摔倒了,她也会选择起来再次尝试。

五、启发式提问

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思考,可以给婴幼儿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创造一些开放性的故事情节。比如,讲一个故事,只讲开头,让婴幼儿自己去想会有哪些事情发生,又会有产生哪些结果。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婴幼儿自己思考、想出解决方案。比如在绘本故事的时候,让他自己先来猜测故事情节,说对说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自己思考的过程。

在使用“启发式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对婴幼儿的回答进行预设,允许婴幼儿有不同的观点;

2. 提的问题越具体越小,越有效;

3. 允许婴幼儿说不知道,给婴幼儿时间思考;

4. 尽量让婴幼儿自己得出结论。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婴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必定要自己面对一切问题,所以爸爸妈妈要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婴幼儿独立性的前提就是给婴幼儿无条件的爱与信任。只有我们相信婴幼儿能够做到,放手让他们充分探索,婴幼儿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今天的辣妈日子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了,想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欢迎大家关注辣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4931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