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胡同儿修复 寻回老北京记忆

胡同儿修复 寻回老北京记忆

北京社区报

最贴近百姓的报纸

这些年,北京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平地而起的大楼,四通八达的交通,国际化的大都市早已成为北京的象征。但实际上北京的底色依然没有改变,特别是居住在北京胡同儿里的人,那些老礼儿和热情没有变。胡同里的二进、三进院,青砖铺就的甬道、门楼儿,原汁原味儿的老北京元素依然还在。近几年,怎样恢复胡同风貌,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东城区引入街道责任规划师制度,17个街道分别聘请了专业的责任规划师,参与街巷环境整治提升。经他们之手,石榴树、金鱼缸、紫藤架、老门楼这些北京记忆重焕新生……

“你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东四修胡同”

据东四胡同修复首席设计师时亮介绍,2017年起,东四街道以东四地区风貌保护项目为重点,拆除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截至目前,地区共修建60处口袋花园,修复门楼74个,露出影壁墙7个。针对居民最关心的胡同生活环境问题,由社区党委牵头,组建“古槐居”“紫嫣庭”“绿色人家”等7个“花友汇”自治组织,引导居民充分利用违章建筑拆除之后的空间种植葫芦等绿植,打造了“福禄巷”等微景观。此外,此次修缮工作还将传统工匠手艺与现代工艺结合,对墙面砖体风化严重的进行重砌,恢复胡同外立面的灰色基调。整修、粉饰外立面12346平方米。对住户门窗进行整改,统一按照规制修复,外部镶嵌中式花窗并加设防盗网。

“站在门扇正中间,左右手一样大的空间是广亮门,院儿里面积大临街面积小的是金柱门,当所有空间在院里,另一侧是街巷的是蛮子门、如意门。而蛮子门和如意门的区分就在于蛮子门有门坎儿、门板,如意门是只有门垛。”说起胡同中的门楼儿,时亮可谓头头是道儿。从小就居住在东四的他,对地区的每条胡同都如数家珍。据他介绍,由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评出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唯一的传统胡同住宅保护街区,而各式各样的门楼最能体现这里居住的特色。“东四地区以前没有平民百姓,清朝时属正白旗,地区王府多,居住的都是达官显贵。东四五条有徐世昌故居,六条的崇礼旧宅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七条有灿公府、海兰察府、八条原有承恩寺、正觉寺,71号是叶圣陶故居,九条是清代谟贝子府……”说起这些,时亮滔滔不绝,仿佛这一切他都亲历过一般。

在地区设计中,时亮以沿袭传统风貌为修复原则,突出老北京胡同文化,力求打造一个以四合院为代表的胡同开放式原生态博物馆。修复具有保存价值的门楼,并清理门楼内常年堆积的各类杂物。在门楼内安装太阳能灯120个,同时向院落门道处延伸,进行地面铺设。将传统工匠手艺与现代工艺结合,对墙面砖体风化严重的进行重砌,恢复胡同外立面的灰色基调。因为修复中不论是设计师还是施工工人都对修复工作细致入微,大家都开玩笑说:“电视上演着《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大家倾力付出上演的是‘我在东四修胡同’。”

此外,在认真修缮胡同原有风貌的同时,时亮还将胡同内台阶扶手等重新翻建,并在台阶中部设置了可移动的阶梯便捷车道,方便居民进出院落搬动自行车等,并拆除原有废弃煤池,变身为公共区域小花池,插缝建绿。对原本坑洼的院落地面重新铺上青砖,设置排水井,方便院内积水排放。采访结束时,时亮告诉记者,因为夜晚老人出行时门楼较黑,易发生危险,今年地区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院落,为胡同中每个门楼都安装上太阳能灯,让每个院儿都亮起来。

“明旧暗新” 胡同焕发生机

全长343米,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南邻蓑衣胡同,北靠帽儿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清代属镶黄旗驻地,这就是雨儿胡同。

2015年9月,东城区启动了南锣鼓巷地区雨儿胡同、帽儿胡同、蓑衣胡同、福祥胡同四条胡同的修缮整治项目,以改善民生、保护风貌、传承文化。雨儿胡同30号院曾经是清代值年旗(为清朝八旗制度骁骑营体系中掌管八旗共同事务并负责上奏皇帝、方便向各旗传递政令讯息之行政机关)的花房,如今,曾经存在了多年的违建已经被拆除,宽敞的院落恢复了青砖灰瓦的古朴样貌。此外,地区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还进行了排水系统改造,新增了排水系统和化粪池系统,排水设施按照海绵城市标准铺设渗水砖等,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项目实施单位京诚集团副总经理王永久介绍:“我们在拆除过程中是保护性、试探性的拆,一层一层的进行,对老的构件原来在什么位置,都会拍照留存,到修缮的时候再用回去。因为老材料有限,我们在修缮过程中采取的是‘大分散小集中’和‘明旧暗新’的原则。‘大分散小集中’是指四条胡同都用到了老材料,但在具体院落中,会根据建筑的原始情况,集中在一套房子或一堵影壁墙等处使用老材料。‘明旧暗新’是把老材料优先用于可视范围内。”

目前,雨儿等四条胡同腾退出来的空间,一部分用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另一部分用于增加文化展示、居民议事、居民服务等功能。

街道负责人表示,到本月底,雨儿胡同将率先完成修缮整治;其余3条胡同也将于9月底完工。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24小时)

本报记者 陈硕 文/摄

编辑:王晓霞

长按二维码识别了解更多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44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