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夏季健康,解读《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

夏季健康,解读《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

夏三月,此谓善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三月为农历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和季夏,是天地万物生长繁茂秀美的时节。此时天气下降,地气升腾,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实,发育生长。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嬉夏至日,困冬至夜”的说法。意思是夏天的白昼时间长;而到了冬天,夜眠的时间就要长一些,早卧晚起,这是顺应季节特点和阴阳变化的要求。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说夏季白天时间长,工作活动时间多一些,应该早起晚睡,但最晚最好不要迟于23点,子时(23点至次日凌晨1点)肝经正盛、诸血归心,熬夜易耗伤心血。早上六点种左右天已经大亮,就应该起床了。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盛夏,万物以荣。空气中草本的香气愈加浓烈了,它们努力生长,拼命地展现诱人的生命原色。

人在此时也应疏导、通泄身体气机,尤其要戒怒,因为怒为肝志,怒则伤肝,肝伤则火衰,则夏热不旺,则万物不荣矣。所以,夏天切忌发怒。发怒多了,气就泄了,火气也就衰了,也就伤到“心”了。

“华英成秀”原指草木开花荣美之貌,在这里形容人绽开美好的笑容。意指在夏季养生应该注重保持一种轻松喜乐的心情。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笑为心志,要笑口常开!

喜乐的心情可宣导心气,使心气外泄。所以,养生者在夏季应常常喜乐。

“所爱在外”是指开心的情绪流露在外,不要掖着藏着。但是,一个“若”字明了,这种愉悦并非无限制的。暗含收敛,便是“若”字所表达的意思。

笑,但不可大笑,大笑亦可伤心。保持一个适当的度也是一种智慧!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这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告诉我们夏季应该“养长”。这个“长”“生长”的长。

让身体的内在之气得到宣泄,阳气通畅,保持精神饱满,追求自己正常的有兴趣的爱好,不要封闭自己。这些都是与夏天相适应,养“长”(生长之长,夏天主长)之气的养生之道。

如若违逆,则伤心,因为夏季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之“心”相应。夏季若太过违逆养“长”之气,到了秋天则易生病,使秋天的收敛之气减少,到冬至后可能患重病。

通俗地讲,夏天人体阳气升腾于外,精神灵魂之气自华。我们要让自己与夏天相适应,顺从自己身体的自然之规律。

不要因热而寒其体,不要过度贪凉饮冷。比如:空调温度设置过低或过久,过多引用冷饮,多吃冷藏的水果等等。这些是让身体毛孔闭塞的,肠道和血管突然收缩的,与自然之道相反的,也就是“违逆养长之气”。

“夏至养生”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勤于补充身体水份。

炎热夏天水份挥发很快,要注意勤于补充身体水分。要多喝白开水,最好补充盐开水,可以同时补充身体内丢失的电解质等。外出时,最好随身带有相关的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等,方便随时使用。

2、及时用温水冲洗汗水污垢。

要注意每天及时用温水冲洗身体的汗水污垢。冲澡后可以使身体表面的血管扩张,从而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达到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消除身体疲劳的效应。

3、可每天少许午睡恢复体力。

午间高温时段暑气旺盛不宜外出,中午应睡午觉。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根据睡眠时间与白天劳动强度调整,对于消除疲乏、提高精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注意运动要避开高温时段。

运动是常年进行的计划之一,但在夏季运动时,要避开高温时段。建议在清晨与傍晚时间段,因为这些时段天气比较凉爽。注意不做过分剧烈的运动, 以免损伤身体的阳气。

5、注意选择清淡的饮食为主。

天气炎热身体的代谢也旺盛了,而相对应的人体消化功能就减弱了。建议夏季饮食选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一定要避免油腻类、不太容易消化的食品。同时可以要多吃些时令的水果和蔬菜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9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