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在重庆的一起儿童走失事件,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位奶奶因为生活琐事和儿子、儿媳发生了矛盾,随后,心情还未平复的奶奶带着2岁的孙女出门买菜。可能是因为还在气头上,心情烦躁的奶奶在买菜时只顾着生气,疏忽了孙女,把孩子给弄丢了。
正常人弄丢了孩子肯定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会疯狂地找啊,然而,这位奶奶独自提着菜,“气定神闲”地回家了!
到家后,孩子爸看到自己妈一个人回家,就问孩子在哪,奶奶若无其事地说:“走丢了,我心情不好,不想找,等她自己找回来吧。”
配图来自网络
孩子父母一听这话,赶紧冲出门找孩子,3个多小时后,终于在派出所把孩子平安接回来了。后来才知道,孩子在菜市场找不到奶奶后大哭,一位好心的摊主将孩子送到了当地派出所。
这件事被媒体曝出后,网友纷纷谴责这位奶奶“独树一帜”的行为:
“老人可以不带孩子,但是如果带了就要负责任。”
“这个奶奶不知轻重,虽说夫妻吵架有时候不做饭,但是也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你这都弄丢了,性质完全不一样。”
“孩子弄丢了是个意外,可以不责怪老人,但是弄丢了之后心情不好不找是怎么回事?如果孩子真的找不回来了,这辈子她的心情都别想好了!”
很多家长心情不好时迁怒孩子,然而孩子何辜?
大人吵架,或者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好时,将怒气都撒在孩子身上,这种事情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比如夫妻两人吵架,谁都不理孩子,比如在公司上班被老板骂了,回家后看到孩子有点调皮,反应异常激烈,朝孩子发火等。
不管是这位奶奶的处理方式,还是家长其他迁怒于孩子的方式,都是非常错误的,说白了就是“欺软怕硬”——要不然,家长怎么不去找上司发火呢,怎么不朝客户发火呢?还不是因为朝自己的孩子发火不用承担什么后果!
成年人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很正常,但不管怎么说,孩子是无辜的,不应为大人的坏情绪买单。
家长迁怒孩子坏处多多
像这位奶奶一样,因为“心情不好不想找”孙女的行为,毫无疑问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至于如此没有理智,但家长心情不好时迁怒于孩子,朝孩子甩脸子,说怪话的行为,同样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当家长迁怒于孩子时,孩子会产生本能的恐惧,不知道自己又哪里做错了惹父母不高兴了,此时,“机灵”一点的孩子,会想办法避开家长,惹不起躲得起,久而久之,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就生疏了;而“胆小”一点的孩子,就只能任由家长朝自己发火了。
如果孩子总是被无辜“牵连”,内心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要么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多余,经常惹家长生气;要么会产生反叛心理,觉得家长无能只会拿孩子撒气,不再信服家长;要么会变得过于察言观色,担心其他人不高兴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形成讨好型人格。
有太多的案例告诉我们,父母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迁怒于孩子,最后多将造成孩子离家出走,走上不归路等严重的后果,然而,再悲痛的结局都是没有后悔药吃的,家长千万不要等到事情无法挽回时再去自责。
因此,及时将负面情绪消化掉,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需要,也是对孩子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对于重庆这位奶奶的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呢?你见过家长吵架,迁怒于孩子,最后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