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来源:学者王健
昨天的一个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财政部官员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工程院院士说我国已经掌握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你相信他们谁说的是真话?从科学常理上来讲,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的基本判断,我们应当相信工程院院士,而不会相信财政部官员的说法。如果你有一点专业技术修养,会利用GOOGLE学术进行检索,或有一定英文基础,可以阅读相关技术文献,你就可能会颠倒科学常理:赞同财政部官员的技术判断;不相信工程院院士的学术观点。
财政部官员在这个论坛上还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这话从政府管理角度解读是理性的,意味着政府不会提供大量财政补贴,因为中国政府为发展各种材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补贴,目标是为了实现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结果却引导汽车产业驶进技术发展的“弯道”;欧美的产业实践早已表明:材料电池没有革命性突破之前,氢燃料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工程院院士说我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经过示范运行,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大规模示范运行的条件。这话对汽车行业的工程师们来说,大多数都不会相信。去年在一个论坛上听清华大学的教授说:我们已基本搞清楚氢燃料的产业链,今年突然就积累出丰富经验,且具备大规模示范运行的条件,不知道哪个消费者或哪个运营商现在会掏钱去购买燃料电池汽车?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
因此,财政部官员基于公共利益管好公币的使用,防止滥用财政补贴,值得点赞一下!
免责声明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1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