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为自己活过就已经凋零……
一
殷切的叮咛,关怀的眼神,甚至是激烈的争吵……
这些无不体现着别人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在意的人期望我们成为“好”子女,“好”学生,“好”父母,“好”员工,“好”领导……
一个人的一生到底要面对多少期望?
从TA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被人关注着,直到死亡。
这也证明了一直有人关怀TA,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呢?
可这也意味着,为了满足这些人的期望,TA有好多事情要做。
一不小心,TA就会成为不断满足他人的“工具”
可惜,人不是大圣杯,不是神龙,不是许愿机器。
二
最常见的例子就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
父母要求孩子满足自己没有达成的目标,满足父母自己的需要,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子女。
比如,期望子女的工作是铁饭碗,归根结底,往往是因为自己缺少安全感,自己生活在焦虑之中。
伴侣期望另一半能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爱人。
比如,期望自己的爱人能理解自己,却又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明明是害怕失去,害怕不被爱,表达出来的却都是对伴侣的愤怒。
三
期待着别人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就好比别人是我们的手足,是我们的延伸,是我们的工具……
总之,他们不是独立的个体。
这就好比我们是个小婴儿,什么都做不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使用“妈妈”。
婴儿时期,呼唤妈妈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让我们以为自己很厉害。
让他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满足了我们早期的无所不能的自恋感。
但小婴儿总有一天要长大。
TA总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生活。
身边的人,只是一路同行的陪伴者。
自己无法给予自己的东西,在亲密关系中,往往也无法从别人身上获得。
如果自己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那被人也无法接纳真实的你。
正如同歌词里唱的:“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都过得不怎么幸福……”
四
这个世界很有意思。
有不断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人,就有不断满足别人的人。
比如讨好的人。
他们一生的“使命”仿佛就是想法设法成为能够满足别人的机器猫。
自己的工作没做完,别人来求TA帮忙做事,答应。
自己正陷入郁闷之中,别人有烦心事找TA聊聊,答应。
自己……
自己算什么?
他们总是可以察觉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无法拒绝别人,总是害怕给别人添麻烦……
当需要一个人“牺牲”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成为那个人。
这样的人,在他们生命早期,一般都有一些不得不讨好的人。
他们也不想这样。
因为不断讨好别人,不仅意味着牺牲时间和精力,还意味着牺牲真实的自己。
不能拒绝别人,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我没满足别人,他们会开心吗?”
“真实的我会被别人接纳吗?”
“我是被爱着的吗?”
他们一直在恐惧。
恐惧别人不爱自己,不接受自己。
恐惧面对别人的暴怒和冷冰冰。
更严重的是,当讨好一个人无法再坚持下去时,他们可能会换个人继续讨好。
在下一个人身上,继续重复这个故事,周而复始。
五
小编要对讨好者说:
1、讨好者要给别人“长大”的机会。
因为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一直满足另一个人的需求。
就算是机器人,也有没电和机器故障的时候,更何况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被讨好者不是婴儿。
他们有能力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们必须要明白别人是独立的个体。
不是每个人一生都能一直遇到讨好者的。
每当讨好者拒绝他们时,都是被讨好者心理成长的机会。
2、认识自己。
这是每个人都要探索的问题。
当讨好者试着觉察自己是否在讨好别人时,往往会有个困惑:
“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了讨好别人做的,还是为了我自己做的?”
有的时候,当我们在做自己的同时,恰好满足了别人的期望。
我们要想的问题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我想从这件事情中获得什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接纳真实的自己。
有些时候,我们没那么特殊。
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我们也有。
人性中可爱的一面,我们也有。
真实的自己,没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
就像夜空中无数繁星中的一颗,本质上和其他星星一样,虽然不能在白天出现,但夜晚依旧闪亮。
3、树立个人边界。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个人边界。
个人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是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
就如同国与国之间。
别总想着干涉他国的内政外交,也别想着成为他国的附属国。
对于讨好者来说,事先就确立好边界,确立好自己的原则非常重要。
当然,坚持个人原则有时候需要我们面对很多压力。
这其中包括别人的不理解,也包括我们对自己的质疑,包括我们对别人的内疚。
拿最常见的扶弟魔举例:
当弟弟还小的时候,抚养子女是父母的责任。
当弟弟成人之后,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他自己的责任。
我们可以提供帮助,提供帮助是我们的权利。
但我们不能无底线地牺牲自己。
自己还住在出租屋里,却要给已经成人的弟弟买房……
自己每天只能啃咸菜度日,却要给已经成人的弟弟吃大鱼大肉……
即便自己的条件允许自己养弟弟一辈子,也不能这么做。
因为这样做是剥夺了弟弟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成人的机会。
即便面对家人的指责,也要“狠心”不做扶弟魔。
因为这样做,拯救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边界在哪里。
有些问题,是所有人都需要明白的。
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这些都是很珍贵的。
当我们决定付出的时候,不要觉得无所谓。
讨好别人,最基本的,就是付出时间和精力。
这个时间和精力,如果拿来运动,我们能收获什么?
如果拿来看书学习提升工作能力,我们能收获什么?
如果拿来做让我们开心的事情,我们能收获什么?
什么对我们来说算是牺牲个人利益?
什么要求对我们来说算是无理要求?
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一定不回去做的?
又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想做的呢?
我们需要在平时就想好这些问题。
六
当别人来要求我们,期望我们按照他们的想法做事时,想想我们的原则,鼓起勇气,给那些人一个长大的机会。
没准儿我们会发现,我们和那些要求我们的人关系更好了。
因为我们做了真实的自己。
虽然我们不再是“好好先生”和“甜心小姐”,但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坚定有力量的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8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