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打造一片“芯”天地,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文 | 一 一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一块并不显眼的芯片墙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在这块墙上,集中展示了高通、华为、紫光展锐、平头哥、依图、寒武纪、地平线等7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10款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芯片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的算力水平,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关键环节之一。这10款芯片涵盖了智能手机,5G通信、物联网、智能驾驶、智能家居、AI云端训练和边缘推理等众多领域,不仅工艺水平都代表了当前AI芯片领域的最高设计工艺水平,并且基础构架也是最新的。
依图科技发布的自研云端AI芯片“求索”(QuestCore),是全球首款深度学习云端定制化芯片,专为视觉推理计算打造,计算能效比是英伟达图形计算芯片的5倍。关键在于,它不在高端处理器芯片上受制于人,依托上海完整的IC产业链,求索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全部在国内完成。这款芯片不仅仅是一颗AI芯片,还是一款具备完整的端到端处理能力的AI服务器,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技术完全可做到世界领先。
平头哥“玄铁910”则是全球首个采用RISC-V架构的64位AI处理器内核,寒武纪思元270基于自主研发的MLUv02指令集,华为麒麟810首款采用了自研的达芬奇架构,这些AI芯片不仅体现了在芯片构架层面的不断创新突破,更体现出一种全新的中国AI生态。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前,中兴华为事件的扼腕之痛让业界深刻意识到有时候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打造一片“芯”天地,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这些关于芯片介绍的话语似乎太专业了,让我们看得云山雾罩的。没事儿,下面就有请他们的设计者出场,以最接地气的话来讲讲他们的这些创新到底有多——牛!
01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天石
"
人工智能芯片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垫脚石,我们未来的发展就取决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未来落地的情况,落地场景越多越复杂,运算量越高,大家对于芯片要求越来越高。
做芯片要强调几个元素:第一个是性能,就是算得快。用传统的处理器在无人驾驶这样实施性要求比较高的地方,计算完成之前可能车已经撞上了。其次,功耗一定要省电,成本最好够便宜,编程起来比较方便,应用要灵活。
未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有两点对于芯片是巨大的利好。第一,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到要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AI本身是赋能的技术,结合不同场景之后会更加放大。第二,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发展,使得未来产生数据的量越来越大,传输越来越方便,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信息交换就更加容易了。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方法处理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的信息,不管是文本、视频还是语音。数据量越高,处理需求就越大,对于芯片行业的要求也越高。
"
02
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
(林晨曦是年轻企业家里面的技术大拿,曾经是ACM全球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冠军,代表中国在全世界拿了冠军,现在作为一个创业者,又让依图在视觉、金融、医疗领域颇有斩获)
"
我觉得人工智能普及的关键是智能的密度。从微观讲,智能的密度取决芯片,就是在多小的面积里面能够提供多大算力,这样使人工智能的计算是大家用得起的,这是很核心的要素。从宏观讲,智能密度决定了一个区域或一座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水平。科技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产生变革,过去30年,在摩尔定律推动下,作为信息时代基础设施的计算机运算、存储和传输能力都提升了100万倍。而在智能时代,普及人工智能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水平,也就是提升城市的智能密度。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今天还是一如十年前一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行业事实上是由好奇心、想象力来驱动的,事实上答案应该从科幻大片里面找,我觉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什么时候最能够产生这种爆炸性、突破性的技术变革呢?我们认为跨学科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两年多前我们开始投入做芯片,我们把视觉计算跟芯片结合在一起,那你就可以使视觉计算这件事情可以上升一个台阶,使大家用得起。
我们前段时间投了一个制药公司,人工智能做制药,现在人工智能在制药领域特别是靶向药和蛋白质的亲和力这方面有巨大进展,可能四五年时间可以缩短成一年,使我们能够具备首研药或者同靶最优药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很多时候跨学科可以带来技术变革性的碰撞,这也是想象力最大的地方。
"
03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汪涛
"
2018年3季度和2019年1季度,华为分别发布了昇腾和鲲鹏芯片,鲲鹏芯片致力于打造更强大的通用算力,昇腾芯片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的NPU,我们希望通过鲲鹏和昇腾的加入使得计算产业进一步走向多样化,更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算力的充裕性和可获得性、普惠AI的需求。
一个星期前,我们发布了最新AI处理器,也是业界最强的AI处理器昇腾910,以及全场景AI计算框架。至今,华为已经完成了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的部署。
今年1月7号华为发布了鲲鹏CPU鲲鹏920,是业界性能最强的能够运用服务器的处理器。鲲鹏CPU具备高性能,多核并发,高吞吐,以及原生算力同构的四大优势。我们在过去一年里面已经将鲲鹏运用在我们对客户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之中,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库、大数据以及线上云,用鲲鹏打通全链条,率先完成系统级验证,为推动鲲鹏生态的繁荣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在全球数据中心部署超过10万台鲲鹏服务器,涵盖研发、生产、办公等各种环境。
在现有计算生态里面,英特尔充分协作使算力得到极大释放,实践数据告诉我们,处理器必须与操作系统以及编译器、工具链和加速库充分协同,才能够使算力得到最大释放,达到算力的最优。
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希望在多样性计算里面进行实践,由于没有把处理器和生态环境比如编译器、工具链、加速库结合好,他们都没有取得成功。这次我们认为基于未来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算力的诉求,业界需要一个新的更加繁荣的计算生态。我们共同努力把鲲鹏计算生态进行软硬件充分协同,必能改变计算生态,形成一个更加繁荣的计算生态。
华为定位AI是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GPT),如同19世纪的铁路和电力,以及20世纪的汽车、电脑、互联网一样,将应用到经济的几乎所有地方。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8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