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欢喜》大结局:高考,人生一场美丽的噩梦

《小欢喜》大结局:高考,人生一场美丽的噩梦

01

《小欢喜》大结局了,有人说:“这哪是小欢喜,分明是大悲咒,真实得可怕,甚至残忍,赚了多少人的眼泪啊,连结尾都不放过。”

从开头到结尾,《小欢喜》就以孩子高考为主线,所有家长卯足了劲和孩子并肩作战,甚至比孩子还要卖力,以致于许多时候卖力过了头,把孩子逼向与他们所想背道而驰的方向,比如曾被逼成抑郁症的英子。

如今高考结束了,每个孩子都考到了理想大学,他们终于如释重负。我本来想着,结尾是不是该来一场大欢喜,结果却是一场充满人生哲理的小悲伤。

结尾处,3家人再一次聚会吃饺子宴,本来很开心地谈论孩子,敬酒吃饭,可当方圆问宋倩、刘静有什么话说时,宋倩忍不住难过地说,“我突然想英子了”,刘静也说,“我想儿子。”一瞬间,大家的眼眶都红了。

方圆有些尴尬,站起来说,我们也挺想方一凡的,本来觉得家里房子不够大,现在竟然觉得空落落的。

“你走出我的视线,却走不出我的思念。”每个人此时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仿佛只有想念。

最后他们一致看向电视的方向,那里有孩子们曾经欢闹的笑声,他们幻想着当时的情景,脸上带着暖暖的微笑或泪水,甜蜜着,幸福着,又伤感着。

父母的任务大抵如此。每个父母努力拼搏,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能够立足于社会。无论陪伴还是分离,都是任务的必须。

如同有人说,世间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当父母为孩子忙碌高考,忙碌梦想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着手准备分离。

高考就像是一场美丽的噩梦。当孩子实现梦想的时候,可能就是与父母漫长分离的开始。从此山高水远,海角天涯,跟随的只有满心牵挂。

但不管怎样,他们宁愿忍受分离,也希望孩子去追逐梦想。如方圆所说,我们谢谢孩子,祝福孩子,不管今后他们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希望他们活得更加清澈,更加纯粹。


02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是满心的舍不得。

高考前夕的一次聚会上,方一凡和扬扬说舍不得大家,高考后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不希望高考那么快来临。

磊儿也哭着说,“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们,知道么?我们一考完试,大家就真的分道扬镳了,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所以,为了驱走伤感,他们决定留下点开心的东西,以后再回来找。

最后在磊儿的提议下,他们用锁锁住了自己的心愿,学着许多人在巴黎塞纳河桥上的做法,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好心愿。

看到这一幕,许多网友都被感动了,那时的友谊真的好纯粹,像雪花掺了蜜,洁白洁白,沁甜沁甜的。

还有人说,真的,高考之后,无论你再怎么聚,也很难再聚齐了。生命总会有各种多变或意外,把你所有的计划猝不及防地搅乱。

记得那年,我们高考后,本来约定每一年都要重聚一次,结果第一年,就有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到场,要么太远,要么不方便,要么生病,要么有其他事情。

我们当时以为来日方长,所以年少无知地说道,“没关系,还有以后呢。”

可是第二年,我们却永远无法再聚齐了。那一天,当群里伙伴发信息说谁出车祸的时候,我们都蒙了。

生命确实无常,可谁也没有想到,会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不敢相信那个五大三粗,平日里爱笑,爱闹的男孩,就这样走了。

我们还没来得及相聚,还没有实现高考时的许诺,怎么就化为泡影了呢?

难道真应了那句话,“六月意味着分离,或许江湖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我们曾经以为的来日方长,其实不过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梦想。 浮云一别,流水十年。


03

记得高考后,有差不多4个月的休息时间。那一段时间,我恣意得每天都想飞起来,恨不得把一年里没有玩的时间都补回来,去看电影,去K歌,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没有陪伴父母的心。

待开学时期,那颗放飞的心,仍然没有收敛。朋友跟我说过,“大学的日子不要太享受,可以谈恋爱,可以吃各种美食,可以报各种有趣的社团……“所以我清楚地记着,迫切得想要尝试。

果真,大城市的灯红酒绿,霓虹璀璨,远比小城镇的黑灯瞎火,来得惊艳。在从没有见过的场面里,我像“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般,极尽所能地想要把每一处景都尽收眼底。

而对于父母时常的问候与牵挂,我从来都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从没有想过,他们会是怎样的孤独,会怎样期盼我常回家看看。

直到后来母亲生病,我在床前陪她的时候,我才恍然他们老了。曾经他们是我们的大山,而今换了角色,我们早已成了他们的支柱。

在简书上,看过这样一段话:

经历过高考,就像又一次经历母亲的分娩。母亲的第一次分娩赋予我们生命,这一次的分娩则是把我们放飞。

高考让我们和过去做了分离,和故乡做了分离,和同学做了分离,和亲人做了分离,和年幼的自己做了分离。

原来,那近4个月的恣意时光,其实是我与父母相处最后漫长的时光,此后经年,我能陪伴父母的时光竟是那么那么的少。

有调研数据显示:

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高考,它是分离的仪式,它是分离的开始。”我们无法重回过去,也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趁时光未老,好好珍惜当下,好好孝敬父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742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