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七(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约翰戈特曼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一部作品当中说过,懂得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家长,不但接纳孩子的情绪,更会对不当行为划定界限,教孩子如何调整情绪,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直到他们解决问题。
在葛特曼的这一段话当中就明确的指出了情绪在人身上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谁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无论快乐还是悲伤的,积极还是负面的。要想要孩子在以后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高情商,那么就绝对少不了孩童时期基础的情绪管理训练。
而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孩子情绪锻炼这方面一般都是缺乏的,当孩子产生哭闹的情绪的时候,多数人都会选择用哄孩子或者棍棒教育作为主要的处理方式。
先看个例子▼:
之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中午的休息时间就听到两位同事在茶水间里面讨论孩子哭闹的这个问题。而其中一位同事说,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总是会特别的心疼,然后就会花各种各样的心思去哄,比如给他买冰淇淋,买玩具或者是其他的东西。而另一个同事就说你这样哄她是会把她惯坏的。她每一次孩子哭的时候都会放任不管,这样她哭久了自己也就会慢慢的停下来了。无论是哪一种处理方式,最后两个人都得出一个结论,就算这样做了之后,孩子还是特别容易哭。
哭闹是一个孩子表达自我情绪作为基础的一种方式,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哭闹的定义是不同的,在他刚出生的没有自我认知的情况下,他们的哭闹仅仅是来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方式。慢慢的长大之后,哭闹就慢慢的变成了威胁父母,满足自我需求的一种方式。所以对待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家长也应该用不同的态度去解决。
在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那个时候,他的哭闹一般是出于没有安全感或者是身体不舒服而引起的,这个时候就应该上去关注还有哄孩子,这样才不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安全感,隔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但是如果等孩子长大,而且每次哭闹的时候总会格外的关注父母的表情,这个时候就应该注意要保持自己坚定的态度,不要惯坏孩子,不要让孩子养成用哭闹来威胁父母的习惯。
一、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哭闹,而且父母越哄反而会越容易助长他这种哭闹的情绪呢?
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在每一次的哭闹当中都渐渐的发现,只要自己一哭闹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可以让父母满足自己想要的需求。
比如前段时间和闺蜜一起去逛街的时候,闺蜜把她的宝宝也带来了。宝宝平常就非常的喜欢坦克遥控飞机这些玩具,在商场看到了一辆全新的遥控赛车之后。闺蜜的宝宝一下就被吸引了,一直待在那边不肯走。可是闺蜜家里已经给他买了非常多的赛车还有玩具了,闺蜜就想不给孩子买,没有想到孩子直接坐在玩具架的旁边哭闹。最后迫于无奈,闺蜜只好把他想要的这个玩具赛车给买回去了。
闺蜜当时的想法是,因为孩子在商场哭闹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个时候非常的丢面子,而且他哭闹的情绪一直在耳边泛滥的话,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所以就选择买了他喜欢的玩具来安抚他的情绪。但是闺蜜后来总是跟我抱怨说,他的孩子后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选择用哭闹来威胁父母。想买什么好吃的,想买什么好玩的,甚至是有时候摔跤,只是磕到了一下就会直接哭起来。这让他觉得非常的头疼。
其实孩子的哭闹情绪在不同的阶段是不同的情绪表达,起床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才把这种情绪用哭闹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发泄。但是一旦孩子的情绪是想要去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想要去威胁父母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格外的重视,同时调整自己的态度,一定要严格,对孩子一定要保持一个原则,哭闹在家长这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二、既然如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情绪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1. 学会帮助孩子去表达自我情绪。
孩子因为年纪比较小,他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很多的情绪他们并不知道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印象当中最为深刻的就是哭闹,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情绪,他们都会选择用哭闹的方式去倾诉。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去交流,让孩子和自己倾诉她内心所聚积的情绪是哪一种,从而引导他们去正视,去合理的表达这种情绪。
2. 划定界限,解决问题。
情绪的表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引导孩子去管理自我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情绪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孩子学会接受自我情绪的时候,也应该明确的告诉他们如何去正确的解决情绪产生的根源。
比如孩子如果很喜欢一样东西,所以他就会想要通过哭闹向父母索要。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孩子,他想要玩具的情绪是没有存在任何的错误的,而真正存在问题的是他想要通过哭闹来威胁父母的这个行为。要让孩子清楚,并不是所有的意愿都一定能够得到满足的,但是这个情绪的本质是没有错误的。
孩子是很多父母的心头宝,所以每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就容易受孩子的情绪有所牵动。当孩子难受的时候,父母也会感同身受。当孩子哭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想着用各种方式去哄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一贯的放任不管,或者是一贯的去哄孩子的情绪,对于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来说都是不利的。而正确的做法是区分孩子情绪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
那么你身边有遇到这种非常喜欢哭闹的孩子吗?他们的父母又是怎么解决的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我是@小七谈育儿。有各种育儿难题,找我。有各种育儿心得,找我。关注我,做智慧妈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6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