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妈妈情绪稳定,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妈妈情绪稳定,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妈妈心情愉快,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父母都希望给儿女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并倾己所有地为儿女计,以为这就是给儿女的最好的爱了,孰不知,相对于优渥的物质条件,妈妈的情绪稳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过,很多人的童年创伤都来自于妈妈。因为妈妈的很多信息不是通过言语来传输的,而是通过与孩子共处的生物场去影响孩子。

妈妈内心的宁静、稳定对孩子十分重要。妈妈情绪稳定平和,孩子就会如沐春风,自由自在的成长为快乐平和的自己。

妈妈情绪不稳定,孩子时时处于狂风暴雨中,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甚至可能成为一枚“行走的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原地爆炸,既伤人,又伤己。

上周末,闺蜜带着她家娃过来玩,俩孩子就在我家楼下的小花园里撒欢儿,玩的特别好。姑娘也表现的很好,至少没有“欺负”哥哥。俩孩子玩的正好的时候,我突然一扭头看到闺蜜泪流满面。

闺蜜哽咽着说,她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到孩子这么开心的笑过,喊过了。

慢慢我才知道,因为家里老人回老家了,没有人帮忙带娃,她自己上班,每天还得提前请假早走,去幼儿园接娃。

而娃又是今年刚入园,也不太适应,三天两头的生病。闺蜜既要忙工作应付老板,还要应付娃的各种状况,每天脾气暴躁,时不时的吼孩子,孩子为此也是吓得更加唯唯诺诺,也更加反感上幼儿园。

闺蜜说,每天早上家里的气氛都特别紧张压抑,你着急上班,娃就不想去幼儿园,每天早上都是鸡飞狗跳的状态。

现在孩子跟她的感情也不如以前了,孩子好像都不爱笑了。

这次出来,跟我家姑娘又跑又跳又喊,闺蜜都怀疑那是个假儿子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家庭来说,妈妈是根,孩子是花朵。想要花朵开得艳丽,首先得保证根没有烂掉,能持续提供养料。而妈妈的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成长最有利的养分。

还记得《少年说》中那个善良懂事的男孩李仁志吗?他没有因为妈妈是外卖配送员而自卑,而是把妈妈的不容易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有数据显示,50%~90%的女性会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而这种产后抑郁是可以通过理解、支持、照顾和陪伴得到缓解的。


其实,影响孩子成长的不是妈妈的情绪,而是妈妈错误的情绪处理方法。如果方法正确,不但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还会教会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获得成长。


妈妈的情绪是家庭的晴雨表。妈妈情绪好了,自然能更好地爱孩子和家人,让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而童年的安全感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拥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面对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妈妈,其实你就是太累了


我相信我闺蜜不是个例,现实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妈妈:


有的妈妈,感觉自己脾气越来越差。


控制不好情绪,孩子稍微犯错,就忍不住责罚。事后冷静下来又觉得其实不过小事一桩,没有必要发那么大脾气,便后悔不已;


有的妈妈,感觉自己被生活压垮了。


24小时都在围着孩子转,每天就像永动机一样滚着,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居然变成最讨厌的“黄脸婆”,感觉生活过得毫无乐趣;

还有的妈妈,感觉自己是失败的母亲。


明明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尽人意,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耽误了孩子,从而焦虑不安。

对于很多累坏了的妈妈来说,累瘫的状态几乎是她们养育中的无解困境。


很多时候,累瘫恰恰是因为在任何一方面都想尽心尽力。


很多职场妈妈,不仅奔波于家庭的大小事务,还得平衡职场任务,真是忙到连自己都顾不上了。


渐渐地,自己也逐渐感觉生活在失控,生活的浪漫和情调离自己越来越远。


如果你现在很少花时间去好好打扮呵护自己,感觉自己为了孩子操碎了心,但那份压力和心酸根本没有人能懂......


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疲惫的报警信号,也是每一个累坏了的妈妈的典型症状。


累瘫时,所有的理智思考都会清零。


• 因为太累了,你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去倾听孩子的诉求,对于孩子哭、闹、熊背后的原因,你根本没有精力去消化


• 因为太累了,你没有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去实现个人的成长,感觉自己变得琐碎平庸,失败极了


• 因为太累了,你更加没有办法去看到和注意到生活中的惊喜,更不用说平衡好家庭和事业了


在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都长期失衡的情况下,普通的事情都有可能会演变得极其狼狈和失控。这些情绪源于日常的压力,我们称之为经常性消极情绪


经常性消极情绪的特征是,时间长、易忽视,但却往往比偶发性强烈情绪更伤害亲子互动关系。

几米曾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带着情绪的教育是最无用的教育!






妈妈,需要掌控自己的情绪

母亲情绪平和,是孩子最大的福气,而母亲情绪暴躁、不稳定,则是孩子最大的灾难。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nkson)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并且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一定的冲突,需要完成不同的心理任务。如果个体能够积极解决每个阶段的冲突,就越有可能发展健康的人格。


母亲作为孩子心中最温暖、最亲密、最依赖的存在,他们在解决每一个阶段的冲突时,都需要有来自母亲的支持、肯定和引导。


如果妈妈从小对孩子的要求一直都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给孩子积极的情绪感染,帮助他们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在生活中孩子就会有很多积极的表现。



一个情绪化了的母亲,往往早已被生活折腾的失去了激情,对孩子失去了耐心,对老公无视了爱心,家庭生活常常因此鸡犬不宁,孩子痛苦,老公厌倦,自己的身心也更加疲惫不堪,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的稳定。


我也是全职妈妈,在姑娘小的时候,有过几次情绪失控的经验,其实在情绪发作之前是能感觉到火气被点燃的临界点的,但其实只要闭上眼睛顺一下气,找个理由说服一下自己,或者转移一下注意力,那个点就会慢慢下去。


妈妈,在生活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1.认知上,明白发火对孩子的巨大伤害


家长发火的时候,孩子心中会充满恐惧,如果父母经常大吼大叫、发脾气,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也会表现得很没有自信,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对其他人发脾气,性格会比较孤僻、冷漠。在经常发脾气、不会控制情绪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往往都难以获得幸福。


2.情绪上,学会自我放松


当孩子的情绪让你感到愤怒时,可以尝试做深呼吸,自我放松缓解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和孩子沟通,可以坦诚地和孩子交流我们的情绪感受,比如,告诉孩子,“你的行为让妈妈很生气,很不开心”,但是要注意,语气一定要温和,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3.行为上,可以暂时离开现场


如果深呼吸之后,你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忍不住想要对孩子发火,就先暂时离开现场,去一个自己觉得舒适放松的地方待一会儿,比如家里的书房、卧室、阳台……等到自己冷静下来,情绪缓和之后,再回到孩子身边去,采用更为理智温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6145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