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次在和五岁的女儿聊天时,我问她,你知道如果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聪明!女儿脱口而出。
对于她的答案,既在我的意料之外,又在我的意料之中。
从小,女儿就常被别人夸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脑子灵光,学什么都能很快上手。基于此,我一度很是担心,她会变成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
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关于孩子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坏处的案例。
例子中假设有个男孩认为有的孩子很聪明,有的孩子很笨,而笨孩子之所以笨,是因为脑子不好。因为拥有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他喜欢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去快速解决问题,却讨厌一点一点地通过刻苦努力去解决问题。
他能够很快就学会下国际象棋,在看完《王者之旅》这部电影之后,却因为从电影中了解到,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如果输掉了比赛就会输掉冠军头衔,于是从此放弃了国际象棋——他根本不想失败,所以干脆拒绝参加比赛。
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聪明才智上,总认为自己学习新东西很快,就不需要再继续练习了,久而久之,他的头脑不再成长。
于是我告诉女儿,聪明只占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勤学苦练。你学一道题很快,学完了你就不学了,可别人虽然比你学得慢,却回家努力又学了10道题,即使你再聪明,也比不过人家已经学了10道题。学海无涯,终生努力才是王道。
如何将孩子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转变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
有一天晚上十点了,女儿问我在干嘛。
我说,妈妈在听课。
女儿很吃惊地说,啊?你都这么大了,怎么也要听课啊?
我告诉她,人一辈子都要学习,学无止境哦。十点了,你快睡觉吧。
女儿说,不,我还想跟姥姥再多学几首诗。
我觉得时间太晚了,就让她别学了,快去睡觉。
女儿反驳说,你还学呢,为什么不让我学?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想要孩子做到,就要自己做到。
卡罗尔·德韦克在书里也介绍了一个关于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型的好方法,每天晚上全家人都要一起围绕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谈话。大家要互相问对方,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今天有没有犯错误?你从错误中汲取了什么教训?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情了吗?
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回答这些问题,积极地参与讨论。长此以往,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可以提升家庭幸福感,一举两得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