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袁世凯吃饭有一个规矩,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让儿子们苦不堪言

袁世凯吃饭有一个规矩,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让儿子们苦不堪言

中国人自古都讲究“廉孝礼仪”,而这其中最为博大深奥的就是“礼”字,拿吃饭来说:入席就座要讲礼、喝酒碰杯要讲礼、拿起碗筷要讲礼等等,有人认为这些是繁文缛节,但这确实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就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如果一味的拿来主义,“一成不变”就会变成限制人行为的“坏规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袁世凯家的餐桌“礼”,他的一成不变就成为了别人的煎熬。

由于袁世凯曾经是军人的缘故,所以生活十分的规律,包括作息时间,同时也包括饮食习惯。我们先来说说袁世凯的作息时间,每天清晨六点的时候,袁世凯都准时起床,先起来锻炼身体,这也是袁世凯身体十分健朗的原因之一。在简单的洗漱之后,便开始用早饭。早餐相对简单,就是稀饭,还有馒头,有时候是用绿豆和小米做成的绿豆糊糊,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袁世凯是典型的河南人。

​袁世凯在当时虽有钱有势,但午餐并不奢侈,经常只吃一个菜,一次,一位记者趁午饭时间采访袁世凯,见到餐桌上只有一条鲫鱼,一个窝头,一碗粥,粥上洒有少许调料。袁世凯一边吃饭一边接受采访,侃侃而谈。袁世凯饭桌上立的规矩是在晚餐上,每次的晚餐,儿子们必须陪同他一起用餐。哪怕儿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也不例外,必须回家陪他吃饭。

袁世凯的这个规定,本意是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有利于和谐,但是对他的儿子们袁克定、袁克文来说无疑就是痛苦的折磨。因为袁世凯在吃饭时,总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并且很喜欢给儿子们夹菜,不吃还不行。

在一次家庭聚餐中,袁克文已经吃得很饱了,就要离开餐桌时,结果袁世凯又给他夹了一个热腾腾的大馒头。袁克文不敢不接,可是因为实在吃得太饱了,所以袁克文只好将馒头偷偷放进自己的衣袖里,结果把手臂给烫伤了。

或许也是因为袁世凯的权位太高,让身边的人都有一种害怕,哪怕是自己的关怀,都让人觉得是一种负担,最终导致本该温馨的饭局也变得令人无法忍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87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