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上的神童“仲永”长大后缘何成了路人

历史上的神童“仲永”长大后缘何成了路人

《伤仲永》这篇古文是宋朝王安石的一篇关于儿童教育的文章。说起王安石,其更为后人熟知的是“王安石变法”,即其在政治改革领域的探索。但实际上王安石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文学和思想领域也颇有建树,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此,王安石的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认真学习和深思的。

这篇文章大意是讲一个叫仲永的小孩,他在五岁时就会写出以赞颂父母和家庭和睦主体的诗。甚至别人指定一个事物,他亦可以此为主题写出诗来,就这样这个孩子日渐得到大家的追捧,名声也在十里八乡不断传开。可长此以往,仲永的年龄在增加,水平却只是停留在原地,并无太大长进。长大后,只是普通人而已。作者一句“泯然众人矣”,道尽了对仲永的无限惋惜之情,也道出了一个思想家对儿童教育的深刻思索。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的更为重要作用。透过历史任务的思索,我们今人也需要反思我们当今的儿童教育,儿童成长和学习有其自然的规律,一味放任仲永就是千年前的先例,但一味加重如盲目的学习各种特长班,师资的专业性姑且不说,无尽的课业也会伤了孩子的天性,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多年后是否也是“泯人众人矣”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3370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