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来中国做生意的非洲人

来中国做生意的非洲人

6月火热的长沙,迎接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非洲53个国家的政要和企业家。

他们在27日至29日举行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寻找中国客户与合作伙伴。

来自坦桑尼亚的Kivaku M. Mshana希望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自己的国家,帮助那里的农民;来自津巴布韦的Phoebe Mudereki 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投资建厂,带动那里的就业;更多来自非洲的商家希望在中国开辟更大的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中国和非洲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发展阶段,共同的追求。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非洲国家普遍看好与中国合作前景。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在中国看到了无限可能

Kivaku M. Mshana是坦桑尼亚一家农业公司的技术顾问,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

“中国有先进的技术、广大的市场,我们希望在这里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Kivaku M. Mshana说,他希望引进中国先进的技术,帮助坦桑尼亚农民和企业更好发展。


Kivaku M. Mshna。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北接肯尼亚、乌干达,南连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整个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木薯等,经济作物包括咖啡、腰果、剑麻等。

但工业技术落后限制了坦桑尼亚农业的发展。

坦桑尼亚人的主食是玉米,但该国却很少有大型玉米粉加工厂,中小型玉米加工厂占到95%,分散在全国农村和城市农贸中心。这些加工厂的机器也多为当地生产,工作效率低、能耗高。

Kivaku M. Mshana认为,农业技术落后限制了坦桑尼亚的发展。中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和经验都值得坦桑尼亚借鉴学习。他还计划在中国建立一个办事处,便于更好推动双方合作。

Kivaku M. Mshana说,他很喜欢中国,还没有去过北京,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去北京寻求合作。他还喜欢中国食物,在长沙,特地去外面的餐馆品尝了土豆、牛羊肉和辣子等。

当问及是否可以留下联系方式时,Kivaku M. Mshana很高兴地说,“我们可以互加微信好友”。他觉得,这让他与中国人有了更好的交流。

这两天,Kivaku M. Mshana正马不停蹄在中国寻觅合作伙伴。

欢迎中国来津投资建厂

在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津巴布韦展区被前来参观展览的人围得密密实实。从人流中穿过去,Phoebe Mudereki正站在展台边向前来询问的人解答问题。

她是津巴布韦经济特区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你们的商品很受欢迎呀。”一位参观者对Phoebe Mudereki说。Phoebe Mudereki笑笑不语。

这次和她一起来中国的还有几家工艺品企业,商品卖得都很好。不过,Phoebe Mudereki的任务并非卖产品,而是寻觅愿意去津巴布韦投资建厂的企业。

“此行的收获还不错,我们找到了很多有意向的合作伙伴。”Phoebe Mudereki说,包括做电力的、做农产品加工的,还有一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

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Phoebe Mudereki拿出了一张宣传册。上面详细介绍了津巴布韦经济特区为投资者提供的“一站式服务”。

在津巴布韦经济特区内,一站式服务可以为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提供一切便利化服务。行政便利化服务处设有负责移民、税务、环境管理、银行、企业注册、社保、能源管理等部门,及时解决投资者的配套服务问题。

2010年,安徽农垦集团与津巴布韦国防部合资成立公司,在津巴布韦分三期从事面积高达50万公顷土地农业的综合开发。为了帮助津巴布韦解决外汇短缺问题,中国提出了“烟草换农机”方案。津巴布韦将烟草提供给中国中烟旗下公司,中烟旗下公司用等价中联重科农机作为交换,并将烟草销售所得资金支付给中联重科。

Phoebe Mudereki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建厂投资,为津巴布韦提供工作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让更多人尝到非洲美食

在南非展台,工作人员带过来的一次性口杯已经不够用,前来品尝南非葡萄酒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我们从非洲带来的葡萄酒,一部分是样品供品尝,还有一部分供销售,现在供销售的已经基本脱销了。”南非展台一位参展商说。

令她开心的是,南非葡萄酒很受中国人喜爱。

除了葡萄酒,在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咖啡、坚果等产品也备受中国人欢迎。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非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搭建了中非经贸博览会的网上平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非产品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人喜欢从非洲购买咖啡、坚果、葡萄酒、鲜花等,而非洲人喜欢从中国购买电子产品、假发、美妆等。

中非合作前景广阔

据官方数据,过去16年来,中国与非洲贸易一直在稳步增长。2018年中非实现进出口总额超2000亿美元。在去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提供600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以促进非洲的基础设施发展。

国是直通车 张文绞 摄

乌干达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希望,让更多非洲特色产品出口至中国,把中国先进技术带回非洲。 “中国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朋友比我们更先进,他们愿意继续与我们合作教我们如何‘捕鱼’,这是真正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在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中非双方均收获颇丰。

在27日举行的中非基础设施与融资合作对话会上,13个中非基础设施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合同金额约25.71亿美元,约合176.73亿人民币。同一天,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中非共签署了8个农业对非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7.47亿美元,涉及杂交水稻种子发展、灌溉项目建设、农业出口加工区投资合作等。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今后中非将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将与非洲加强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中国将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更多有意愿的国家或区域商谈自贸协定。此外,还将探讨建立中非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张文绞

编辑:郭凌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