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科学家发现新的“长脖怪龙”,曾被当成另一种长颈龙,现成新品种

科学家发现新的“长脖怪龙”,曾被当成另一种长颈龙,现成新品种

2.5亿年前,地球还不是现在的模样,当时地表只有一块大陆,叫盘古陆(Pangaea)。

盘古陆周围的海洋里,生活着一种“长脖怪龙”,它们的脖子不仅占体长的一半,而且十分僵硬,看上去就像一台生锈的大吊车,科学家将其命名为Tanystropheus hydroides(T·H)。

T·H长着特别长的脖子、弯曲锋利的牙齿,还有鳄鱼一样的鼻子。

以前,科学家认为T·H和被称为Tanystropheus longobardicus(T·L)的长颈龙是一个物种,因为二者看起来太像了,现在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了,T·H更大、更强,只是跟T·L共享一个水域,二者并不相同。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科学家决定给“长脖怪龙”T·H起一个很酷的名字,于是他们用希腊神话中的九头海怪hydra为其命名。

科学家说,很少有两种如此相似的动物——不仅脖子长而且还很不灵活——同时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根据对牙齿的分析,两种长颈龙确实不是一个物种。

为了生存,它们在2.42亿年前找到了一种互不打扰的生活方式——狩猎不同的动物。因为不必为食物竞争,两种长颈龙倒也相安无事,不用拼个你死我活。

生物学家斯蒂芬·斯皮克曼(Stephan Spiekman)是瑞士苏黎世大学古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说:“从直观上看,它们长脖子的特征相同,但二者以不同的食物为食,而且头骨和牙齿也不同。”

1852年,古生物学家首次发现长颈龙,此后一直努力理解其奇特的结构。意大利古生物学家弗朗切斯科·巴萨尼(Francesco Bassani,1853-1916年)认为,长颈龙是会飞的爬行动物,可能是翼龙的一种。

巴萨尼把长颈龙的空心颈骨当成了翅膀,而他的假设也一度被当成了事实。然而,当科学家意识到这只20英尺长(6米)的爬行动物的脖子长10英尺(3 m)时,翼龙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不管是“长脖怪龙”T·H,还是它的兄弟T·L,二者都有13个细长的颈椎,为了保证脖子不折断,它们还长出了多余的骨头进行加固。

长了一个加强型的脖子,坚固的目的达到了,它们也失去了灵活性,所有长颈龙的脖子都很僵硬。

为什么要这么长的脖子?科学家一直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显而易见,它们的长脖子并不是累赘,而是生存的利器,因为自大约2.48亿年前出现到2.34亿年前消失,长颈龙存在了1400万年,它们比人类的历史长多了。如果脖子是弱点,它们不可能生存这么久。

于是古生物学家提出一个假设,长脖子可以帮助它们狩猎。

长颈龙的头在长脖子的末端,十分小。斯皮克曼说:“我猜,这种结构能使它很难被猎物发现,特别是在浑浊的水中。”

“因为有长脖子,长颈龙可以隐秘地靠近猎物而不会被发现,所以它们不需要灵活,也不必是好的游泳者。”

“一旦猎物足够接近,它就会张开嘴抓住它们,毕竟猎物根本发现不了长长脖子上的小头颅。”

“长脖怪龙”以前被当成了其他物种,现在它有了正式的姓名,恭喜这位2亿多岁的老家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83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