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哭闹是“分离焦虑”在作怪,降低父母焦虑,“断舍离”才成功

宝宝哭闹是“分离焦虑”在作怪,降低父母焦虑,“断舍离”才成功

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中转站,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人的怀抱,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老师同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来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四岁宝宝要求全家人围着转,“分离焦虑”在作怪,如何让宝宝断舍离

莹莹家儿子小宝今年四岁了,是个特别粘人的孩子。还属于那种家里谁不在非找谁的主,恨不得家里几口人都得围着他转。

孩子年纪小,离不开家人也算正常。只是孩子一天天长大,到了要送幼儿园的年纪,可这孩子一提上学就哭天喊地的,家里人是既心疼又无奈。

三岁的时候小宝他妈就尝试过送孩子去幼儿园,起初孩子不知道觉得好奇也送过去了。孩子头回进学校倒也挺活泼,莹莹看孩子状态不错就和老师打了个招呼自己走了。

这一走倒好,孩子玩了一会儿不见了妈妈哭得是惊天动地,幼儿园所有老师都上阵愣是哄不住,最后老师无奈只能打电话通知莹莹,莹莹到了学校这孩子才算是不哭了。

打那以后一提上学孩子就闹,即使哄到了学校也是一直哭,根本没办法一块和别的小朋友上课。这到了四岁,再不上幼儿园提前适应下以后上学都是问题,可愁坏了莹莹一家人。

上学就哭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常见的一件事,大部分孩子在入学时都会出现哭闹的问题。孩子担心妈妈再也不回来了,同时家长也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遇到危险,摔倒或者碰到等等,这背后都是分离焦虑在作怪。家长要降低焦虑情绪,帮助孩子完成断舍离。

分离焦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分离焦虑是指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产生的一种担心被抛弃的焦虑情绪,属于儿童焦虑症的一种。这种情绪在孩子半岁左右时就开始萌生,当妈妈离开过久时会哭闹。一岁半左右会进入分离焦虑情绪的高发期,这期间如果总是出现妈妈突然离开的状况会加深孩子的焦虑情绪。

可是在学龄前家长不会离开孩子太久,这种焦虑情绪家长不太容易察觉。而幼儿园算是亲子间第一次长时间的分离,如果婴幼儿时期分离焦虑就比较严重的孩子在这时会表现得特别明显。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一方面挣脱妈妈的怀抱探索世界,一方面又担心妈妈的离开。这就需要家长逐渐让孩子理解分离只是暂时的,孩子逐渐也就适应了家长短期的离开。

教育专家约翰鲍尔比观察发现,孩子的分离焦虑一般会经历反抗、失望,超脱三个阶段。家长只要放平心态,陪孩子度过这三个阶段就能确保孩子能顺利地完成精神上的断奶。

孩子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家长难断舍离

反抗阶段:孩子大哭,闹着离开

当孩子处于陌生的环境时面对家长的离开,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反抗。他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试图改变家长送他上学的决定,会祈求家长带他回家。这时孩子被焦虑情绪所支配,听不进去任何劝阻,家长要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耐心陪伴在孩子身边,降低孩子的焦虑情绪。

失望阶段:变得对父母态度冷漠

当孩子发现哭闹并不能改变上学的结果时,这时孩子会逐渐对父母产生失望情绪。这时孩子会出现情绪上的转变,甚至变得对父母有些冷漠。家长在此时不要过于担心,只需在一旁默默陪伴着孩子,鼓励孩子去接触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让孩子逐渐适应环境。

超脱阶段:孩子开始主动和外界产生联系

随着一段时间的适应,孩子逐渐接受了老师的出现和照顾,开始学会配合老师并尝试去接触别的小伙伴。当然孩子内心还是会有些痛苦,但已经走在适应幼儿园环境的道路上了。家长在这时就不要再过多的干涉,让孩子融入到幼儿园环境中

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就能了解到孩子正处于哪个阶段。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做好耐心的陪伴和引导。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对抗分离焦虑

做好前期的准备

在孩子即将要上幼儿园时,家长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带孩子提前去熟悉下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大致的认知,这样来降低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平时也要注意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穿衣上厕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带孩子接触外界环境,引导孩子和同龄的小伙伴交朋友,让孩子体会到友情的乐趣,降低家长在孩子世界中的比重。

给孩子耐心的陪伴和鼓励

保持平和的心态,适时做好退出

家长当孩子逐渐进入稳定期时要做到及时退出,家长在分离过程中也不自觉被焦虑情绪所影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使得孩子的适应周期延长,家长在孩子适应后期要学会远离孩子,相信幼儿园的老师。

当确保孩子的情绪能被老师安抚时就要学会尽快放手,让孩子去独自飞翔。这样孩子才能独自张开翅膀,拥有飞翔的能力。

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挣脱父母怀抱的过程,在起初这种分离难免要经历阵痛的。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一边渴望天空,同时又担心坠落。

家长要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耐心的陪伴,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同时也要在孩子羽翼渐丰时学会放手,让孩子能有飞往天空的能量和勇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540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