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陪孩子写作业太累,来看看这些小妙招

陪孩子写作业太累,来看看这些小妙招

文/@和雨似

同事的儿子做作业时坐不住,爱磨蹭。有时她在办公室吐槽:写1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大概有10回,有时候玩玩具、看电视、吃东西,只要开始做作业,不是笔坏了,橡皮擦找不到了,就是要喝水、上厕所。一问他,总是说快好了,但一拖再拖,磨磨蹭蹭,结果做完之后一检查,小错误总是有,直到她发脾气才认真。



为什么孩子做作业老是拖拖拉拉的?

有可能是他不具备做作业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专注力不够,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计划的能力等等。还有可能只是单纯地不想做。

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会很仔细地注意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和环节,也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做作业。毕竟孩子太小,很多事情还无法独立承担。毕竟,一年级的时候老老实实抓好1个月,比六年级盯1年更有效。

因此一年级时,大部分老师要求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管理中来,监督孩子做作业,特别是让家长签名。比如:预习新课,让家长签名;背诵之后,让家长签名;做口算,让家长签名……

但问题是,大部分家长花了时间去监督孩子,效果却很差:

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催都不管用,非要家长发脾气;

做作业时不专心,东张西望,玩橡皮,弄卷笔刀,问东问西;

作业应付完成,字迹潦草,一检查小错误一大堆......


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家长督促的方式出了错。

下面,给各位家长归纳一下几个妙招:

1.孩子要有安静做作业的环境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完全怪孩子,大人要反思家里是否有安静做作业的环境。

第一,在家里为孩子选择一处地方写作业,这个地方的要求是:必须远离干扰,但不能离你太远,要便于你监督。

书房客厅都可以,同时强调家长在旁边千万不要玩手机,可以在旁边一起看书、学习。

第二,环境肯定要安静,但不能一点声音都没有,估计也不可能。孩子在写作业时,最好关掉电视,手机也不要播放视频。不过对于某些孩子来说,环境太安静了他们反而不习惯,这时候就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打开电视机,只放图像,将声音关掉;或者打开音乐播放器,播放轻音乐。

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好好完成作业的前提和基础。


2.规定活动和作业的时间

孩子也喜欢各种活动,当然会占用不同的时间段,那么孩子的作业时间也应该与这些日常活动相协调。

尽量让孩子在每天的同一时段写作业,比如放学后半小时,晚饭后一小时等等。双休日就规定星期六做完,星期天可以安排别的活动,可以灵活调整的。

要知道有些时间不适合写作业,比如睡觉前,大概过了晚上8点半。大脑这时没有白天敏捷,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还有,就是孩子早晨7点半前这段时间也不适合用来写作业。因为这段时间要刷牙洗脸吃早餐,很匆忙,孩子只能敷衍了事,没法专心写作业。

照这样坚持下去,时间长了,你就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了:

  • 孩子到点就知道学习的时间到了,省去父母的催促,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有序。
  • 有了时间限制,孩子效率会越来越高。平时考试一张数学试卷,给孩子60分钟就能搞定,而带一张试卷回家做,花一两天可能还没完成。

如果家中有几个孩子,给他们设立相同的作业时间是最后,这样,你和孩子就更容易记住这件事了,也免得几个孩子互相影响。

设定一个做完作业的截止时间,可以给孩子一种隐形压力,能帮孩子戒掉写作业时的无序和拖拉,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


3.不要像监工一样监视孩子写作业

有部分父母喜欢看着孩子写作业,就站在桌子旁边,还给孩子挑毛病,一会嫌他字丑,一会说他写字太用力。

而在孩子的心中,总是感觉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甚至不敢轻易下笔,害怕写错了,骂还好点,有可能是一顿打。

这样做在无形中破坏了孩子专注力,而且也令孩子感到亚历山大。

家长们要明白,所谓的“抓”、“盯”不是让你死盯着孩子,而是让你盯着孩子的学习习惯。

包括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按时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检查的习惯等等,这些基础习惯形成了,不论孩子多大了,独立学习不是事。


4.注意说话的语气

教育孩子时,父母是最受折磨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常常被父母的吼叫伤害得遍体鳞伤。

家长都是成年人,拿成年人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问题,觉得非常简单。而孩子却在自己讲了几遍后,没听懂,就是去耐心,开始吼叫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

还有下面几种很伤孩子心的话:

你眼睛瞎了不会审题吗?

这么简单怎么就你不会!

我说了那么多次,你还写错,你是猪吗?

每天的作业时间,孩子都要面对这些话,他是不可能积极地看待作业这件事的。

孩子内心还是需要家长认同的,老是这种否定的话语,孩子心里受到伤害,进而会否定自己做的一切。

你可以吐槽,但陪写作业还是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别一气之下,吼了孩子,冷静一下后就后悔了,又跟孩子道歉。

5.科学监督

孩子学的科目多了时,可以帮助孩子安排计划,按照每一科目将要完成的作业分门别类。然后,指导孩子从一门课程开始学起。


这项作业完成后,你就检查一下。所有的题目都已完成,字迹也很清晰,大多数题目都对了,即可批准完成。如果写的不整齐,或者大多数答案明显错误,那就要求孩子重写。

当然,这门课的作业完成,家长就指导孩子开始另一门课的作业。

如果你的孩子写作业时总是三心二意,那么你就可以在事先的约定中加入作业态度一项。


6.适度特权

家长也可以设定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得到奖励,你们必须先把他能得到的特权规定好。例如,孩子只有在完成作业之后,才能看电视或玩游戏。

此外,如果孩子落下了某科目的作业,又或者作业完成效果不好, 都不能换取特权。也就是说,孩子当天就不能看电视或者玩游戏。

只有所有作业全部完成,他才能换取这种特权。

这种方法对拖拖拉拉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外在动力,可以让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积极学习。

7.适度引导

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免不了会跟你说“这道题我不会”,这时家长会怎么办?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极大可能是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家长跟老师沟通,看是什么原因。

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帮助,那就给予指导,但不要替孩子完成

家长可以提示一下,然后让他完成余下部分。有时候孩子偷懒,不想动脑筋,你就鼓励他努力单独完成作业;这时他还是敷衍了事,你就得让他重做。坏习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千万注意。

孩子很容易对你的帮助产生依赖,你要果断,想办法启发他自己开动脑筋,鼓励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

相信家长配合老师,并适当引导,可以改掉孩子做作业时的坏习惯。


@和雨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171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