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吧,在地里面种什么东西就会长出来什么东西,不过咱们说的地指的都是土地,土地里面到处都是泥土,有了泥土农作物才能茁壮成长,陆地上所有的植物才能蓬勃发展,所以泥土简直是地球极其珍贵的宝藏,那么问题来了,地球刚诞生时产生的物质就是泥土吗?第一批泥土是怎么形成的呢?欢迎收看本期三体世界学。
地球大概在45亿年前诞生了,那时候还是以岩浆为主的极高温液态物质组成的球,大概冷却了1.5亿年的时间,地球表面慢慢的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岩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岩石经过了风吹日晒、雨雪风霜,甚至是小行星撞击等数种外界作用下,出现了各种程度的变化,不管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和之前相差甚远,不过它们大多最终都变成了风化壳。地球上最早的泥土绝大多数组成物质都是它,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外太空的星际尘埃。如果你身边有显微镜的话,可以用它来放大泥土看看,绝对含有非常多类似小石块那样的物质,而这些小石块正是岩石饱经风霜后的风化壳。
看到这你肯定该说了,不管是月球还是火星都有这类物质,是不是代表月球和火星也有泥土呢?咱们今天所讲的泥土,指的是可以让植物生存的疏松物质层,这个物质层的泥土拥有着肥力有助于植物蓬勃生长,单纯从岩石上产生的风化壳是没有肥力的。那么问题来了,地球上泥土中的肥力是从何而来呢?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有了腐殖质能让植物生长,植物死亡后才形成腐殖质,到底是先有腐殖质还是先有植物呢?大家觉不觉得这个问题像极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鸡蛋咱先不说,咱们先说腐殖质和陆地植物到底谁先出现。
在34亿年前的时候,植物中的老祖宗蓝藻横空出世,开启了地球生命的序章,然而它只是在水中生存,直到5亿年前,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陆地上生根发芽,由于矿物质是生存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植物可以趴在岩石上肆无忌惮的吸收养料疯狂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产生很多分泌物让岩石加速瓦解,所以泥土在形成的路上加快了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在陆地上站稳了脚跟,含有腐殖质的泥土也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这5亿年来应该形成很多泥土才对啊,但是地球上的疏松表层并不那么厚。沉积岩大家都听说过吧,由于这么久以来泥土产生的非常多,但是表层泥土过多就会把底层的泥土压成岩石。所以说咱们现在看到的泥土绝大部分都是258万年前第四纪形成的,而之前的泥土都变成了沉积岩。那么形成泥土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久呢?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岩石变成1厘米厚的泥土,在理想的条件下大概需要上百年,如果条件不理想的话则需要几万年的时间,真的没想到这不起眼的泥土竟然都是大自然千辛万苦的结晶。好了本期的三体世界学就到这里,想看更多有趣的科普知识,就评论留言再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