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辣妈育熊娃(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3-7岁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时间和在家中的时间差不多长,一天的大部分清醒的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幼儿园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能够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力,为了避免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的不适应,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给孩子良好教育。
有一位宝妈对自己的儿子非常的宠溺,一般来说别的孩子都是到了三岁就被送去幼儿园的小班,但是宝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无法适应,所以硬是拖到了五岁才把他送进去,没想到孩子刚进幼儿园没多久就闹出了幺蛾子。
有一天宝妈像往常一样的在公司上班,突然收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老师说宝妈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被幼儿园劝退,当时宝妈觉得很疑惑,所以就去咨询事情的起因,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会给人家的水杯里放虫子,害的人家生病,而且生活自理能力特别的差,每次要上厕所之前也都不会说,好几次都弄脏了衣服。
听到这个话的宝妈完全没有反思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是非常的生气,一味的帮孩子解释说小孩子不懂事,不相信别的小孩子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都会用年纪小不懂事给孩子当借口,但小孩子就真的允许他调皮捣蛋吗?
其实并不然年纪小并不能够当做孩子犯错的借口,调皮捣蛋在一定的限度之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伤害到别人的话就应该及时的制止,不然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性格发展,这样就可以看出独立性是孩子的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独立能力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好处呢?
1、让孩子更好适应集体生活
相对于幼儿园的环境来说,家里和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有父母帮忙,可以当什么都不用管的小少爷小公主,但是到了幼儿园很多问题老师都没办法照顾到,就必须自己解决,这个时候独立性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更好的照顾自己。
2、有利于孩子的社会交往
在幼儿园当中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会发现我们会更加喜欢去和那些有独立能力的人交往。然后那些被宠爱长大的,总爱指使他人的孩子,在集体生活的时候就容易受到别人的排挤。所以培养孩子独立性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在人际交往当中根据的优势。
独立性又应该如何去培养?
1、学会放手
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哪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受伤呢?所以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孩子铺平道路,这个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与此同时孩子的独立性也会变得更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对孩子放手,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起模范作用
经验对于孩子的独立性培养来说是硬伤,对于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完成度也会比较的低。所以家长不妨给孩子亲自示范,让孩子掌握相关的技能,然后再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和体验收获经验,这种方式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3、以身作则
孩子天然的就有模仿别人的习惯,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很多时候孩子身上都是能够看到父母的行为习惯的,有一些家长自己都没有独立性,遇到问题总是喜欢求助自己的父母,那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自然也会缺乏独立性。
育儿难题找辣妈育熊娃,家庭教育从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长,我是辣妈育熊娃,帮你解决育儿小难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5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