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全球化立场,在特朗普政权期间明显发生了变化,对国际贸易采取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为表达对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贸易体制的不满,直接阻扰指定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现有空缺的人选,破坏世贸组织的运作稳定。这种所作所为的背后,显然不仅仅是美国政府的肆意性行动的影响。支撑这种基本立场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过程如何,还需要从各种角度分析。这里想介绍一个十分极端的反全球化的观点,William R. Hawkins在American Thinker 9/9 刊发的文章。American Thinker网站,可以说是美国一个右倾学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地盘。这篇文章针对世界贸易组织出现的一些乱象,主张美国应该退出WTO,而WTO也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William R. Hawkins是一位经济学家,在国家安全和国际经济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长期在学术界、智库和国会山工作。
罗伯托-阿泽维多于8月31日卸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一职,成为首位在任期结束前卸任的人。阿泽维多出人意料地在5月宣布了这一消息,这位巴西人当时正处于第二个四年任期的第三年。来自非洲、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8名候选人目前正在争夺这一职位,但世界大事正迅速使这场竞争变得无关紧要。没有美国的候选人,也不需要有美国的候选人,因为华盛顿应该回避WTO,因为WTO这个组织不仅无用,而且不合法。
世贸组织的原则是:"一个国家不应歧视其贸易伙伴,不应歧视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国民"。这意味着各国政府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事实上,世贸组织声称有权宣布国家法律为"非法",并授权制裁或对抗措施。在一个民主国家,谁会支持那些在国际竞争中抛弃选民、国人的领导人?即使在与外国对手的重要竞争中,公民也无法从政府那里得到任何帮助。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他们只能靠自己。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严重的拒绝社会契约的行为。
在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WTO原则认为,作为"贸易伙伴"的盟友和敌人之间不能有任何区别。美国人应该给予英国和中国同样的信任。安全考虑不能再适用于货物、资本或技术的转让。毕竟,这是一个如此和平的世界,没有人会利用他们的强化资源来制造针对我们的武器。国际力量平衡的经济基础不再是问题,因为力量平衡不再是问题。或者说,催生WTO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也会这样认为。我们只是世界的公民。如果你的邻居因为现在的工作在中国完成而失去了工作,那也不用担心,因为中国工人也是你的邻居。在全球主义的商业模式下,只有生产要素,没有身份。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关于建立世贸组织的辩论中,其支持者认为,反对全球化的人是"孤立主义者"。这是一个无稽之谈的指控,因为国家和帝国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全球野心,同时也在关注自己的经济。为了调动向更广阔的世界投射力量的手段,政府必须发展国内产业,关注财富和资源的国际流动。这不是孤立主义,而是战略。
全球化是对国家主导的贸易和金融的拒绝。一切都要交给跨国公司,而它们却不效忠于任何国家。而且,这一切打着是以利润来衡量的"效率"名义。全球分工将产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和平的基础。这个想法植根于两个世纪的古典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但其本身却没有成功的记录。自1763年《巴黎条约》以来,在每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结束时都会提出这种观点,被它误导的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新的威胁不可避免地出现时,他们的社会变得脆弱不堪。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隐藏在自由主义理想背后的巨大腐败时期。随着公司倒闭或搬迁到遥远的地方,全美各地的社区都被摧毁;不是被学术理论的无形之手,而是被公司经理和外国官员非常明显攥紧了抓手。
中国人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的收益,现在也是全球化最有力的维护者。中国并没有将政府的控制权从国际经济中退出来,而且,还以各种方式为自己的利益实施"歧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打着自由贸易旗号"逃脱"美国政府管制的跨国公司,却被中国的主权牢牢地抓住了;被迫将企业和技术的控制权交给了一个决心在国内外取代它们的势力。中国的"开放"是一张饥饿的大嘴,吞噬着海外的资源,以增强自身的能力。《中国日报》9月3日的一篇社论表示,希望下一任WTO领导人"扭转该组织的颓势,拯救全球化,疫情后的世界需要强大的全球产业链和高速的市场运作来抵消损失"。中国希望保住对关键"产业链"的控制权,获得出口市场,以从疫情影响下恢复自己的经济。
北京实行了英国历史学家伯纳德-塞梅尔所说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英国在19世纪中叶,通过创建可以在开放的体系中战胜对手的产业,成为"世界工场"。中国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基础不那么高尚。伦敦领导了工业革命,并将其优势建立在创新上。中国中国将其优势建立在用偷来的技术支撑的廉价劳动力上。然而,市场不以优劣论英雄,只以结果论英雄。其他国家在19世纪末就设置了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和德国是最成功的,在20世纪来临之际,其产出超过了英国。今天,全世界都必须采取类似的措施,与中国"脱钩",重新获得对国内经济的控制权。
早前《中国日报》的一个专栏就表达了中国政府的主张,即世界各国要想摆脱中国的控制已经太晚了,"即使更多的区域化和多样化的供应链会降低风险,中国在许多领域仍保留着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如电子和机械设备制造业。至少在短期内无法被取代","现在世界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可能比中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更高"。
五角大楼刚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和安全发展"报告,说明了为什么脱钩刻不容缓。它提出了中国将商业成功转化为国家力量的"军民融合"(MCF)战略。"虽然MCF的目的,比获取外国技术更广泛,但实际上,MCF意味着中国的民用经济和军事经济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提高了那些不想为中国军事现代化做贡献的美国和全球实体的尽职调查成本。"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广泛措施都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这些行动并没有通过世贸组织采取,这样做充其量只能拖延这些行动,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排挤这些行动。美国不需要一个不合法的外国机构的许可单来保护其安全、独立和繁荣。
全球化的时刻存在过,也消失过。2017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拥抱了这个世界的现状,这是一个大国竞争的舞台,财富和权力都在这里争夺,安全不能想当然。国民经济的命运不能任人宰割,也不能任由那些对自己行为的更大后果毫不在意的人随心所欲。当然,不能让它们受到那些希望给我们带来生存伤害的外国战略家的计划的影响。世贸组织或催生它的诡辩不会有用武之地。世界各地的档案馆里堆满了除了对历史学家来说不再有任何意义的文件。世贸组织只要被忽视,就可以加入到这堆文件中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4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