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立秋后,给宝宝穿衣遵循“三暖一凉”法则,秋冬少生病

立秋后,给宝宝穿衣遵循“三暖一凉”法则,秋冬少生病

转眼间2020年已经快过了四分之三,立秋的节气也已经过了。刚进入秋季,暑气未散,早晨和傍晚又有些许凉意,这可愁坏了新手妈妈们。该如何在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保证宝宝不感冒?如何在“秋老虎”的魔爪下让孩子穿得舒服?类似的问题涌入了妈妈们的心头。

别着急,秋季给宝宝添衣服是有技巧,记住“三暖一凉”的评价标准,保证能帮助宝宝们健康度过秋季!

其实关于春秋过渡季节的穿衣法则,民间早就有了穿衣指南,即“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一法则是指在春秋流行病高发季节,不要随意去加减衣物。春天的时候,适当的晚脱厚衣服,注重保暖,而在秋季的时候,不要刚遇凉就加衣服,适当的冻一点,对身体健康有益。这一法则不仅适用于大人,也可以用于帮助指导宝宝秋季时添衣服。

所谓“一凉”,出处就是这里

“一凉”指的是头部凉,也就是不能过早地捂上宝宝的头部。因为头部是喜凉不喜热的,稍微一降温,就给宝宝戴上帽子,很容易捂出一脑门汗。宝宝是不喜欢这种状态的,并且出了汗之后,如果稍遇冷风,很容易就患上感冒。

虽然宝宝的抵抗力比大人差,但是妈妈们也不必太过小心,近段时间如果不是风特别大的时候,不必给宝宝头部增加负担。注意保持口鼻通畅,保证空气流通,呼吸清凉顺畅即可。

“三暖”又是指什么呢?


第一暖:腹部暖

这一点很好理解,自从宝宝出生之后,家长朋友们肯定都不会忽视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而如果腹部受凉,很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舒服,消化功能不足,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疼。这些病症简直是折磨宝宝和大人,所以很多家长都会注意做好宝宝腹部的保暖工作。

第二暖:背部暖

背部是对应前胸而存在的,足以看出其重要性。而且你可能不知道,背部是人体中最抗寒的部位,有个例子就能帮助大家很好地理解这一点。

回想一下,如果现在置身冬季,一阵寒风吹来,在穿的衣服不足以抗寒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一定是弓着背,把头缩向前半部,是吧?我们的本能反应已经帮助我们保护了相对不抗寒的胸腔和腹部,而选择用后背来抵抗寒冷。

所以,用背部来衡量宝宝穿衣多少是很合适的。宝宝的背部如果凉凉的,就及时给他加衣服,避免风寒侵入。相反,如果宝宝的背部被捂出汗了,那此时穿的衣服肯定是过厚了,要及时地脱掉几件,让宝宝更舒服。

第三暖:手足暖

宝宝在接触外界环境时,除了用视觉,嗅觉等,最重要的就是触觉。旺盛的好奇心驱使宝宝跑来跑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条件还会拿在手中反复把玩。因此手足是接触外部环境最频繁的部位,但由于其处于人体结构的末端,血液循环到这两处耗时最长,所以手足的体温会比身体其他部位稍低,这是正常现象。

因此,手足的保暖工作也很重要。工作做到位了,宝宝能够很快适应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抵抗力自然就增强了。此外,暖暖和和的手脚,也有利于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怎么样?我说的三暖和你心里想的一样吗?“三暖一凉”的穿衣法则,是不是很简单呢?其实刚入秋,主要还是早晨和晚上比较凉,这个时间段,如果宝宝需要外出,带一件薄薄的棉质外套就可以了。

等到白天气温升上来了,妈妈们要记得用上述法则及时给宝宝减衣服哦!真诚地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初秋,远离流感困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79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