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部署向全国进军,解放福建,抗击美国干涉

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部署向全国进军,解放福建,抗击美国干涉

今天是5月23日,星期六,7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9年5月23日 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总部署,主要有5条作战“命令”:

—— (1)三野十兵团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6、7两月解放福建。

—— ( 2)二野应准备向西南进军,进军川、黔、康。二野目前主要任务是准备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

——(3)四野主力于7月达湘乡,8月达永州,11月或12月可能占领两广。一野年底以前可能占领兰州、宁夏、青海,年底或年初准备分兵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进军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进军川北,以便与二野协作解放贵州、四川、西康三省。

——(4)如果上海、福州、青岛等地迅速顺利解决,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性业已消失,则二野应争取于年底或年底以前,占领贵阳。重庆及长江上游一带,并打通长江水路。

——(5)蒋介石、何应钦及桂系正在做建都重庆割据西南的梦,而欲消灭胡宗南部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

综以所述,在5条总体作战部署中,第1条是进入东南解放福建,有两条内容都是应对美国可能出现的军事干涉,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应对老美干涉是由来已久。

1949年,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等大军入闽后,在中共闽浙赣、闽粤赣等福建地方组织和游击武装的配合下,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顺利发动了福州、漳厦两大战役,扫清残敌,解放(除金门、马祖外)福建全境。


福州战役:历时13天,歼灭了国民党军近4万人,俘其6兵团正副参谋长何同棠等将级军官17名

根据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总体方针,苏州地区的第10兵团(辖3个军)进军福建,当时,中央任命张鼎丞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人民政府主席兼福建省军区政委,主政福建。

受领任务后,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和张鼎丞等作了认真的研究,确定了先取福州,尔后解放漳、厦的作战总方针,决定采取大迂回的作战方针,即截断国民党陆上海上退路,向南迂回,占领福州以南的福清宏路,截断福厦公路,分割福州国民党军朱绍良兵团与厦门方向汤恩伯兵团之间的联系,在福州外围撒下一张大网,以求全歼福州之敌,

他们组建了省级领导班子,调配好干部,以适应接管和建设需要;并派出由29军参谋长梁灵光率领的先遣队先期入闽,负责筹措粮草。张鼎丞还向福建地下党、游击队发出了“吃饱饭,打胜仗,解放全福建”的指示,要求他们做好接应大军入闽的工作,这些都对解放福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7月上旬,张鼎丞、叶飞等率十兵团15万大军和5000多名地方干部向福建进军。在建瓯与曾镜冰领导的中共闽浙赣省委及其武装会师后,张鼎丞主持召开省委会议,会上提出“目前全党应当从支持部队打下福州为中心工作”。在8月1日举行的誓师大会上,张鼎丞作了进军福州和解放全福建的动员报告。

7月月底,第10兵团进至尤溪、古田、建瓯地区集结。叶飞、韦国清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心分三路向福州发起进攻。具体部署为:以第29军从右翼远程迂回攻占宏路、福清、长乐,切断福州国民党军陆上的逃路;以第31军从左翼迂回攻占连江、闽安镇、马尾,切断敌海上逃路;以第28军担任正面突击,聚歼福州守军。

8月6日,第10兵团各部队在闽浙赣边纵队一部兵力配合下,隐蔽地向战场开进。原定8月15日发起,因发现福州外围守军有收缩迹象,遂提前于8月11日发起攻击——

——右翼第29军于11日袭占永泰城,其守军第73军一部400人东逃平潭岛。17日第29军迂回到福州东南,占领长乐,控制营前、尚干、琯口等地。

——左翼第31军于11日占领三都澳,13日攻占丹阳,14日全歼丹阳逃敌。后兵分三路,1个师向连江攻击,1个师直插闽江北岸要点闽安镇,1个师进逼大北岭,控制了10公里江面,并占领罗源城。16日攻克连江城和琯头,守军第74军残部经琅岐岛逃往平潭岛。同日第31军攻克马尾港,进占大北岭。

——担任正面突击的第28军于14日攻占闽江北岸的祥溪口、大坪、下局等要点,15日占领闽清城和雪峰、大湖、江洋店,后以2个师沿闽江两岸追歼逃敌,1个师向小北岭,16日攻占徐家村、小北岭,逼近西郊的中房和北郊的新店。

至此,第10兵团对福州达成了合围,并从东、西、北三面逼近市区。16日晚,国民党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和第6兵团司令李延年乘飞机逃跑,国民党军一部在南台掩护,大部弃城抢渡乌龙江南逃。17日晨,第10兵团攻占福州市区后,留一部兵力担任警备任务,主力追击逃敌,至23日,除第96军一部逃往漳厦地区外,其余均被歼灭于福清、永泰以北和乌龙江以南地区。

自8月11日开始,至23日结束,历时13天,俘其6兵团正副参谋长何同棠、陈腾骧、陈盘庚和25军副军长李以劻、96军副军长黄振涛等将级军官17名,歼灭国民党军近4万人,其中俘敌30160人,毙伤2050人,投诚3190人,解放了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和著名军港马尾,以及宁德、罗源等9座县城,为解放福建全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漳厦战役,历时35天,全歼守敌,解放厦门

第十兵团在取得福州战役全胜之后,经过三个多星期的休整,迅猛南进,自9月12日开始,进行了进军福建的第二大战役——漳厦战役。该战役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9.12--9.25)为外围战斗,即控制金(门)厦(门)外围大陆沿海桥头阵地,形成对金厦之敌三面包围之势;

第二阶段(10.15--10.17)为攻厦战斗,首歼厦岛北部之敌,继向南部攻击前进,全歼守敌、解放厦门。

国民党守军:福州解放后,中华民国国军为固守以漳州、厦门、金门岛为重点的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以屏障台湾,由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汤恩伯统一组织指挥在闽南的防御,将第73、第74军余部合编为1个师驻守平潭岛,以第8兵团第68、第96军残部防守漳州地区,以第55军及第5军第166师驻守厦门岛及嵩屿、集美、澳头等外围阵地,以第22兵团第5军主力和第9、第121、第25军(留厦门1个团)及空军警备第2旅缩编成的第5、第25军和台湾调来的第201师(欠1个团)驻守金门岛。

我军进攻部署: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根据当面敌情,决定首先攻歼漳州地区及金门、厦门岛外围守军,扫清南下的海陆通道,尔后同时攻取金、厦两岛。其部署是:

——第31军攻取漳州;

——第29军一部攻取厦门以北澳头、集美,尔后以第31军会同第29军主力攻取厦门

——第28、第29军各一部攻取金门岛。

按照作战部署,战至10月16日中午,第31军攻占湖里、圹边;第29军攻占园山、枋湖。各登陆部队大胆穿插分割,追歼逃敌。第29军直插云顶岩、曾厝按、黄厝;第31军直插厦门市区。17日晨,第31军1个营再次攻击鼓浪屿,登陆成功,守军投降。至11时解放厦门全岛,歼守军2.7万余人,其第166师逃往小金门。

漳厦战役是解放战争全面反攻时期的又一场大捷,是第三野战军一部对退守福建省漳州、厦门、金门岛等地的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进攻作战的一场战役,解放了厦门全岛,从而使得整个中国大陆的全局胜利得以基本奠定。


金门战役: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金门位于厦门以东,距大陆最近的地方约5.5海里,大金门岛面积124平方公里,解放军发起厦门岛战争前夕,金门由国民党二十二兵团所属的4个师8个团守卫。厦门岛的解放使金门守军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守住金门,国民党迅速调集22兵团18军19军从潮汕地区陆续抵达金门,使金门国民党的总兵力达到4万多人。

然而,解放军对国民党兵力估计不足。1949年10月13日,下达攻歼厦门守岛的部署命令中,给28军的后续任务是“如果厦门战斗结束后,金门守敌尚未逃窜,该军以本身4个团兵力并指挥29军一个师及部署攻击金门之敌”,并指定了31军在解放厦门后以一个师攻占小金门,但对金门国民党兵力的部署情况,对攻打金门到底需要多少兵力?应该如何具体组织进攻等问题,缺乏具体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在厦门解放后,十兵团领导人的经历主要用于城市接管,对攻打金门的指挥责任全交给了28军前指。

28军前指于10月18日下达了攻击大小金门岛的部署命令,但因为事先船只严重不足,不得不推迟金门的发起进攻时间至23日。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到26日拂晓的时候,国民党军在坦克大炮和飞机的配合下,向往解放军部队猛烈反击。

在整个金门岛的战斗中,虽然国民党付出了伤亡9000多的代价,但解放军两批登岛部队共三个多团,9086人大部分壮烈牺牲,成了我们解放军战争中一次重大损失。

事后也有军事专家分析,金门战斗失利的主要教训是在胜利的形势下,高级指挥员盲目乐观、仓促上阵,战斗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就过早的转移了工作重心,忙于接管城市,同时在作战指导上对渡海登岛作战的特点和困难认识不足,只掌握了时机,对敌情海情缺乏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船只准备不充分,战斗组织不严密,不同建制的三个团没有统一指挥就仓促发起战斗,这就难以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些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的铭记。


延伸阅读:第10兵团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央军委决定在平津、淮海战役结束后的我军休整期间,对部队进行整编,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辖第7、第8、第9、第10兵团和特种兵纵队、两广纵队。

  2月9日,华东野战军颁布整编命令,苏北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陈庆先任参谋长,刘培善任政治部主任。

第10兵团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辖第28军、第29军、第31军,分别由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第10、第11、第13纵队改称,全兵团共10.8万人。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开国上将)

第十兵团政委韦国清(开国上将)

第十兵团参谋长陈庆先(开国中将)

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开国中将)

第28军军长朱绍清(开国少将)

第28军政委陈美藻(开国少将)

第29军军长胡炳云(开国少将)

第29军政委张藩(开国中将)

第31军军长周志坚(开国中将)

第31军政委陈华堂(开国少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77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