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谈判没进展,印度舆论大胆呼吁:关闭中国使馆!真拿莫迪当特朗普

谈判没进展,印度舆论大胆呼吁:关闭中国使馆!真拿莫迪当特朗普

中印边境对峙已经进入到第15周。由于双方在谈判桌上陷入了僵局,莫迪政府在国内承受了巨大的民意压力,而部分激进的印度退伍军人和政客甚至表示:如果谈判依旧没有进展,那么莫迪应该学习特朗普的做法——关闭中方驻印使领馆。

在印太战略以及涉华问题上,美印两国正迅速靠近。但莫迪很清楚,印度国内某些人这个时候跳出来故做痛心疾首、出谋划策,根本不是为了印度的利益,而是了配合在野的国大党继续发起对他本人的新一轮攻势。

莫迪再次处于印度政治漩涡之中

实事求是的说,中印对峙直接体现了两军的差距,也让印度部队对解放军有了清醒的认识。

印方发现,自己的士兵在肢体冲突过程之中一旦落水就可能会遭遇生命威胁,而中国军队则已经大量装备了防潮防寒服,同时先进的医疗方舱也出现在一线。同时,在主战技术装备领域,装备了15式坦克的中国军队有能力在高原山地进行一场高度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战斗,而对比之下,当前印度前沿仅有徒步步兵和极少量的装甲车辆,一旦出现冲突,印军将处于极其不利的态势之中。

中国在前沿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莫迪在第一时间就表态“没有人侵入印度境内”——作为总理必然不能像印度的民粹主义者那样打嘴炮,而军方在前线的一手信息足以让莫迪看清现状。

这种情况下,莫迪很务实的选择了“不诉诸于武力”,但无奈国内民意已起,靠炒作民粹主义起家的人民党必须有所交代,这体现在谈判桌上的结果,就是印方一次又一次的提出不切实际的条件,导致双方多轮军长级别会谈缺乏有效进展。

但是中印之间的外交通道依旧畅通,印度想要解决问题依旧有渠道可以使用。所以可见,作为反对党的印度国大党在这个时候炒作关闭中国领事馆的险恶用心,他们也知道现在想要解决问题就只能通过外交途径,所以一旦外交窗口被人为关闭,莫迪势必会遭遇比现在更大的压力——那将是真正的内忧外困。

高官的多次到访也体现了印军面临压力之大

对此莫迪自然不会上当,但来自于国大党的压力也迫使他无法在短期内推动中印局势的缓和,甚至需要不断表达自己的“强硬”来反击国内政敌。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印之间的边境对峙可能还将持续下去。

需要强调的是,中印之间要全力避免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对于印度而言,面对技术装备远胜往昔的中国,一旦矛盾激化冲突规模扩大,印度可能遭遇自1962年以来最大的边境挫折。而对于莫迪而言,再次的失败不单单会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还会断送印度的未来。

印度在60年间的进步不如中国

对中国来说,在外交和军事两个层面上推动谈判,是缓和边境局势的最好办法。而这个解决办法的重点在于莫迪——印度总理必须顶住国内的压力,同时还要证明自己的“务实”不等于“软弱”。

或许让印度人都和莫迪一样看清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教训一下印军。因为这背后的逻辑源自中印两军之间巨大差距。有人做过测算,中印在战略投送能力上的差距是数倍甚至是十倍以上,如果实力差距过大,博弈技巧的作用也将越小,莫迪不是不精明,奈何印度国力不强大。

以和为贵,是印度必须深刻理解的理念

从2017年的洞朗危机至今,中印已经在边境地区有过两次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印度在洞朗认识到自己机动作战能力的短板,而在班公湖更应看清自己的短板是全方位的,不要试图在中印边境方向上冒险。

正如那句宣传语所讲的一样:莫伸手,伸手必挨打!作为传统邻国的中印两家必须要笃定方向,以和为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354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