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立录取结果出炉,有人欢喜有人忧
昨天,民办学校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录取结果出炉了,只是,这里面只有16所中小学的招生计划报满了,需要摇号派位:
摇上的,家长应该会感觉喜从天降;没摇上的,难免垂头丧气。
这一次,为什么报名人数骤减呢?
因为教育局明确要求:
官方的原因,是今年的民办学校,不允许你被摇上后不去。
民间的原因,是还是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如果没摇上,也怕回不去热点的学区,那学区房就白买了——虽然教育局应该是不会这么做的。
小学这一部分,今年最火的应该还是育才系的育才双语学校小学部的住宿统招——达到了1812人,有人可能会说了,那育才实验今年为什么少了很多呢?住宿和走读加一起才653人。
原因很简单:
今年育才双语学费没涨价,还是13000,但育才实验今年涨到了18000——刚看完《三十而已》的你,应该知道通过钱来筛选圈层的直接效果了吧?
所以,任何事情的结果,大家都不能看表面,还是要分析一下内外的原因,你才会看得更透彻。
2.连派位的机会都没有,学校比家长更闹心
除了这16所学校有机会可以派位外,其余30所学校遭遇了第一志愿报名的寒冬,当然,等到第二志愿补录时,还是有招满的可能的,只是——万一第二志愿也没报满呢?
真的不敢想象。
通过以上两张图,我们可以发现:
小学部分未报满的,要么就是口碑一般的,要么就是新手影响力还不够的。
口碑一般的十四就不举例子了,伤人;新手影响力不够的,可以看一下近两年风头正盛的沈北房企老大——汇置建设的清华万博实验学校:
计划招生住宿70人,但只报了46人,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也比较简单。由于第一轮只能在沈北新区招,但这个学校大家又离得比较近,所以住校意愿强烈的不多——比如清华万博的走读生共30人,就报满了40人,要摇号——但是解释归解释,像清华万博这类刚刚创立就遭遇新政策的新学校,未来的路难免还是会艰辛很多。
初中部分未招满的也是有意外的,比如雨田,比如育才外国语等等,看来:
家长们对于孩子们初中的选择还是非常谨慎的,不像小学那么的随意。
3.没去私立的那些孩子,自然要挤进公立的学区
看了上面十四简单的分析,大家应该和十四一样,会强烈地感受到未来公立学区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中。
所以,未来几年,双学区的学区房,将会更加抢手。
再加上二手房满6年的趋势也会更加强烈,那么为了保自己孩子学区的家长买新房的意愿也会变得强烈。
当然,如果只在意孩子初中的家长,可能你就不用那么紧迫了:
等孩子要上小学一年级之前买一个二手老破小,就来得及。
看到这,
已经当了爸爸妈妈的你,除了感同身受外,更多的可能还伴着焦虑;
没当爸爸妈妈的你,如果资金有限,首次买房时,请多关注一下带学区属性的房子吧——不带学区的纯改善产品,毕竟还不是大众们可以随意享受的奢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