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能辣妈
多少家长凭借一句“惯子如杀子”而对孩子拳脚相加,从古至今,有很多家长一直信奉“孩子不听话就得教育”,“不教育不成器”的理念,进而崇尚“暴力教育”。
然而,“棍棒下面出孝子”,以及“棍棒下面出人才”真的是对的吗?
虽然,以前很多考上至高学府的人,都曾经遭受过“暴力教育”,但考上好学校却并不一定拥有完美的人生,一些从小被打着长大的孩子,在“社会”这所大学当中,却往往迟迟无法“毕业”。虽然有着高学历,却一事无成甚至连朋友都没有的比比皆是。
那么到底暴力教育容易培养出“更胜一筹”的孩子,还是“温和教育”更容易培养出优秀拔尖的孩子?一对双胞胎的人生路给了我们启示。
案例
小爱和小小,是一对双胞胎,由于生产的时候妈妈不幸去世,小爱和小小的爸爸因为在外干活无法带着他们,就只能把他们一个送到爷爷奶奶家,一个送到姥姥姥爷家。因为小爱和小小是女孩,小爱的妈妈去世后,爷爷奶奶觉得小爱是女孩,莫名就对小爱没有好感。
因此从小到大,爷爷奶奶对小爱的教育不是打就是骂,没有什么好脸色,只是给小爱一口饭吃罢了。小爱也从小更加的刻苦,拼命的好好学习。等到小爱考上名牌大学的那一天,她告诉自己一切终于结束了,她可以远离不开心的地方了。
小爱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回过家,由于心理带着“伤痕”,无法对身边的任何人交心,总是防备着所有的人。慢慢地她身边没有了朋友,成为了孤家寡人。大学毕业后,小爱在工作上经常受挫,工作换来换去,最终变成了没有稳定工作的“工作渣”。
而小小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姥姥姥爷从小小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因此,他们对小小十分疼爱,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对小小都非常重视。
在爱中长大的小小,也考上了名牌大学,在大学里人缘非常好,并且成为了学生会主席。在小小毕业后,很多大企业对她抛出了橄榄枝。如今,乐观开朗的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走向了人生的新阶段。
从双胞胎的人生际遇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盲目的“暴力教育”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无法释怀的阴影,孩子难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而温和有爱地教育孩子,孩子一生都会被爱包围着长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
“暴力教育”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1. 孩子心理压抑,自信不足
常被打骂教育的孩子,往往会心理十分压抑。
在小的时候无力反抗,只能被动顺从,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变得偏执片面甚至同样以暴制暴。被暴力教育的孩子,因为从小就倍受打压,会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信不足。
2. 以暴制暴,爱已消耗殆尽
大部分被打着长大的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会以暴制暴,那就是会出现频繁打人的现象。
在被打着长大的孩子心里是没有爱的,只有暴躁和压力,只有抑制和痛苦。从小时候的害怕,到大了之后的叛逆,打孩子的父母会被孩子疏离,爱会远离这个家庭。
3. 一生的阴影
被打者长大的孩子,会用一生来治愈小时候的伤。有了心理阴影,被打骂着长大的孩子非但难以享受爱,还会不断质疑爱,否定自己,会让自己痛苦一生。
孩子犯错误了,真的“打不得”吗?
1. 有章有法
孩子并非是“不能打”,打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前一段时间记得一位知名儿童领域的专家也发出了一则声明:“有的孩子就是欠打,不打不成器。”
有的孩子已经发展到要做触碰法律或者道德的事情了,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能一味地讲道理,讲道理对这种程度的孩子根本没有用。这个时候,如果要打,一定要把为什么打孩子直接告诉他。
有章有法的教育,有章有法的“教训”,才能让孩子真的受教。
2. 打孩子主要是教育,不是泄愤
很多家长因为生活不如意,或者焦虑不安,会拿着孩子出气。
这时候的打孩子就是不对的,就是在泄私愤,将自己的烦恼硬是压在了孩子的身上,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里阴影。
3. 打孩子要注意轻重
很多家长打孩子,下手都比较重,对孩子的身心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家长以教育为目的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轻重。
打骂教育仅是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教育好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心理出问题,情感上对父母有疏离感。
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温柔夸奖,也不是二话不说上去就打。现在的孩子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年代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的眼里,所以找对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关键的帮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0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