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出塞》
自古战士们大多的归宿都是马革裹尸,甚至连回乡安葬都做不到,只能被埋葬在异国他乡。战争是残酷的,而战士们不得不直面这一残酷,他们别无选择,因为身后就是守卫的国家和保护的民众,他们无法后退。从古至今,这些军人们都是可敬的。诗人李贺曾经如此赞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无疑是军人们最真实的写照。
每天都得面对炮火的纷飞,死亡威胁随时笼罩在他们身上,能存活下来的军人们也大多身体有伤。中国在近代时期遭遇了许多屈辱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也是民众心底最不能忘怀的战争,正是让中国损失惨重的抗日战争。日本野心勃勃想要打下中国,结果此后状况陷入了胶着,此后这场战役持续了14年。
最终在原子弹的帮扶下,日本投降,但即便中国获胜,也已经是千疮百孔,无数先辈都因此牺牲。但在英烈们的背后,是无数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们,一直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帮扶。这位妻子更是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抗日名将牺牲,头颅被日军割下,妻子孤身闯敌营讨要,结局如何。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孤身入敌营,讨要丈夫头颅
这位传奇女性就是王志芳,其丈夫陈中柱是抗日战争里的一名爱国将领,可惜原本幸福的爱情生活在战乱的袭击下,就此烟消云散。王志芳出生于1933年的南京的一个官宦之家。她在父母的安排下和时任中央大学军事教官的国军将领陈中柱。可惜两人婚后没多久,抗日战争就此爆发,在上级的命令下,陈中柱不得不跟随大部队一起前往战场。在1941年的6月5日这一天,才凌晨时分,陈中柱就和妻子在屋前依依惜别。尽管彼此难分难舍,但是他们都清楚,保家卫国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
陈中柱临走前对王志芳说,尽管不舍,但是国家正是需要他的时候,正值国难当头,自己就得肩负起这份责任,以后要是孩子生下来,就取名陈志,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志向。谁都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永别。这位抗日名将牺牲在战场上,就连头颅都被嚣张的日军给割下。万不得已之下,王志芳只好孤身一人闯进敌营讨要丈夫的头颅。在得知陈中柱遇难的消息后,王志芳没有沉默在悲伤中,她深知自己从此就得负责整个家庭,还有两个孩子在等着自己抚育。她不得不强忍伤痛,快速振作起来。
结果很快噩耗再次袭来,她的丈夫竟然就连一具全尸都没有留下,头颅被日本人给割下留作收藏。王志芳凭借着一番孤勇,此时不过24岁的她,身怀六甲,带着自己6月的女儿径自走到了泰州的日军司令部。正在司令部里的南部襄吉大佐看到这位不知来历的女子,当下就警惕起来。她发问道:“你是什么人?来此处何事?”王志芳面对日军的盘问,毫不畏惧,面不改色的回答说:“我是陈中柱将军的夫人,来讨要他的头颅。”不料对方听完竟然再次询问:“陈将军有几个夫人?”她也对答如流:“陈中柱将军就我一个夫人。”
盘问完毕后,对面似乎静默起来,很多酒南部襄吉就走出大门,把王志芳引进司令部内,带着她来到了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放着一个香案,在香案上摆放着一个木匣子,期内有一个大口瓶,陈中柱将军的头颅就被浸泡在瓶子里。看到自己丈夫的头颅后,王志芳终于忍耐不住眼泪,嚎啕大哭起来。就这样她带走了自己的丈夫的头颅,结果她想把陈中柱给带回家乡盐城安葬的举动被南部襄吉给阻止了。无奈之下,陈中柱只能被安葬在泰州一户姓唐人家的田地里。此后直到1987年,陈中柱将军的墓地才被迁移带到了盐城,他也终于回到了故乡。
陈将军的生平
陈中柱在牺牲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备受敬仰的将领了,做出了许多功绩。在台北的忠烈祠里,至今陈将军的照片都还悬挂在展示墙上。这位从穷苦的农民家庭出生的将领,靠着自己的努力进入江苏省警官学校学习,一年后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安排到了南京军官研究班里就读。等到两年毕业后,他也顺利从黄埔军校毕业,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他被任命为战地特种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的职务,带领部下在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里都有不俗的表现,未来可期,前景大好。而后经人介绍,他和王志芳结为夫妻,两人虽说彼此之间以前并不相识,但是在长久相处下,很快就互生感情,甜蜜恩爱。
可惜结婚没几年,陈中柱再次被派遣前往战场,当时在1941年的6月份,日军大举进犯中国,一心想要靠着快速战役直接把全中国给拿下。陈中柱此时率领部队驻扎在泰州,也遭到了日军的围剿。在困守泰州好几日后,终究还是没能抵挡武器装备更加先进的敌人,陈中柱更是在此次战役里牺牲,享年才35岁。如此大好青春年华,就这样死于战场,令人惋惜。后来日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意外发现了陈中柱的尸体,于是为了侮辱我方,便把他的头颅割下送到了泰州的日军司令部内。他的无头尸身则被当地百姓悄悄带走,用门板制作了一副棺材让他得以安葬。后来王志芳得知自己丈夫的惨状后,前往敌军军营,悍不畏死才带回了这个头颅。
曾经光辉事迹
可惜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爱国将领曾经还是江都县长,他担任县长尽管只有五个月,后来便牺牲在战场上,但是他所做出的的功绩依旧是无法抹去的。在他担任县长期间,不仅大力发展当地的武装部队,补充士兵,还组建了江都县保安团,来确保当地的安全。陈中柱将军虽说是国军将领,但他还是赞成两党合作的将领之一。这在蒋校长的耳提面命以及影响之下,鲜少有如此深明大义的将领。如果他不是过早牺牲的话,说不定发生在西安的那场事变也就不会发生了。
有文献记载,陈中柱将军曾经和陈毅元帅有过密谈,两人一见如故,就国内的形势和局面商谈许久。在陈毅元帅的劝说下,陈中柱也更加坚定了要团结抗日的念头,可惜还没能付出实际行动,他便就此永离人世。留下孤儿寡母的妻子和孩子,独自生活。王志华在上世纪的70年代就移民来到了澳洲,她的小女儿就在澳洲安家,她也是第一批改革开放之后移民澳洲的华侨,后半生也十分幸福顺遂。
结语
王志芳或许终其一生都忘不了自己的丈夫,战火纷飞的年代,总要有人付出牺牲,才能换回永久的和平。她对此十分理解,但也难免沉默在悲痛中。陈中柱将军走后,她独自一人怀着身孕,还有6岁的女儿想要抚养,实在是无比的辛苦。但她孤身闯入敌营讨要丈夫头颅的事迹,却被传颂至今,甚至还感动了许多的澳洲华人们。她安稳的活到了98岁,人生圆满,可惜偶尔午夜梦回,依旧会想起自己牺牲的丈夫。她曾经也想过,要是那一天拦着他,是否事情会出现转机。但军人的职责就是在战场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就算是回到从前,结局也不会被更改。
参考资料:《雁门太守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