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火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也在讨论,学霸人设的朱朝阳到底是怎样一步步黑化的。其中有一个网友就指出,中国式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一切都以学习为中心,除了学习,学霸世界里的其他东西你都不懂!
其实,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爸爸妈妈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攀登人生巅峰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好,都过多过少的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过分的看重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学习当成教育的唯一的目标,确实就有一些不合理了。
在爸爸妈妈们这种心理的作祟下,越来越多的高分低能的孩子被“批量生产”出来了。就像之前成功考上清华大学的王猛,虽然成绩优秀,但是连鸡蛋皮都不会剥。邻居的女儿上大学了还要把脏衣服邮寄给她的爸爸妈妈,原因是自己不会洗,送到洗衣店又太贵,还是邮寄回家比较划算。
曾经看过这样一幅漫画,漫画上是一个课堂,老师正在把书本放进搅拌机中,搅拌机的另外一头连着班里每个孩子的大脑。这幅漫画可谓是当今教育的写照了,一切向分数看齐,一切以学习为主。
工业思维下,我们强调的是批量化生产产品,这种思维迁移到教育中就是批量化生产学生。学生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只知道学习而缺乏很多核心素养。
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们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像人了,开始变得像机器。
01 育儿的逻辑起点是学习吗?
很多爸爸妈妈都认为学习是育儿逻辑的起点,但是著名的学者宋明妮曾经在《育儿的逻辑》这本书中严厉的批判了这种观点。
宋明妮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她多年来从事儿童成长发育的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写下了《育儿的逻辑》这本书。书中开篇就指出,育儿的逻辑起点绝对不应该是学习!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然然去参加一项比赛,要求孩子即兴表达,一分半故事创作,另一半时间则用英文表达。离复赛一个月的时候,然然都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每天坚持看三本绘本,就算出去玩也会时时刻刻惦记着看书。最后成功晋级。但是,初赛的时候,然然却被吓哭了,原因是自己很紧张。
不过,他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妈妈鼓励他:冠军虽然拿不到,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之后妈妈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写稿背诵,而是鼓励然然自己创作。为了激发他的主动性,妈妈允许然然用自己的电脑写。然然激动的不得了,开始上演起来了“一指禅”。之后,为了打磨稿子,然然坚持每天看书,因此在复赛中的表现也十分优秀,也能更加勇敢的站在台上演讲了。
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亮点,第一点是妈妈没有越俎代庖替孩子写文章,而是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第二个亮点就是比赛也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多地是锻炼孩子,让孩子享受比赛的过程。
但是认为育儿的中心是学习的家长可能不会这样做,他们可能会帮助孩子写文章,也可能为了比赛给孩子报各种各样锻炼口才的辅导班。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参加比赛的唯一作用就是在考试中加分,让孩子升入更好的学校。
02 育儿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
宋明妮说:我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做一朵人见人爱的小红花。
她解释道:内心缺乏被满足的安全感的人是最难得到快乐的。比如最常见的家庭矛盾是因为家庭成员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来买更好的用品。各种情感和物质缺失都可能导致人不快乐。物质上的满足容易,那情感上到底应该怎样才能被满足?
其实,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体现在社交层面上就是被很多人喜欢,被欣赏和尊重。
当一个人具备了人见人爱的小红花的特质,他的内心就不再空虚,精神需求也被满足,因此他是快乐的。但是那些成绩优秀,考入名牌大学的“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真正的优秀,他们过分的重视成绩重视学习,精神的需求很少被满足。
就像是《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虽然是学霸人设,但是爸爸妈妈离婚,班里同学向他的水杯中丢橡皮屑。其实,没办法受到同学甚至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喜爱和欢迎,这才是朱朝阳黑化的最主要原因。
03 如何让孩子成为一朵人见人爱的小红花?
《育儿的逻辑》这本书中宋明妮也提出了很多让孩子受欢迎的方法。
首先,学习好是必要的。宋明妮告诉自己的孩子,你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也是重新温习和回顾了一遍知识,成绩自然会提高。成绩提高,成就感增加,并且你帮助到了同学会受到同学的欢迎,何乐而不为呢?宋明妮反对把学习当做育儿的最终目的,但是并不代表她否认学习的作用。学习好是非常必要的,在学校中同学们更喜欢和学习好但是更善于帮助同学解疑答惑的人。所以,爸爸妈妈应该注重孩子的学习,但是更要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别的同学解决学习上困难。
其次,重视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没有独立意识的人在家里会过分的依靠自己的父母,步入职场中也会成为“职场巨婴”这种孩子是没办法受到被人欢迎的。所以,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包括独立整理卧室,独立完成作业等等。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独立能力就是“渔”,可以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主动的提升自我而不是过分的依赖别人。
最后,爸爸妈妈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受欢迎的人不是经常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的人,而是我有不同意见但是仍然可以和别人平等沟通交流的人。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爸爸妈妈尊重孩子,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民主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民主的孩子。下次,当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时,爸爸妈妈不妨认真聆听一下。
就像是作者所说,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是没有标准的答案可以参考的。所以,育儿的逻辑起点到底是不是让孩子受人欢迎,仍然需要我们去在实践中检验。那么,大家从自己的育儿经验来看,是否认同宋明妮教授的观点呢?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