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和彭林贺聂齐名的萧克,为何55年授衔时只是上将?本来是元帅的潜质,结果不要说元帅,就是大将也没评上,这到底是为什么?
十大元帅
55年授衔,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一的是朱德,十位大将中排名第一的是粟裕,57位上将中排名第一的是萧克。朱德和粟裕都是名震全军的人物,而能在开国上将中能排名第一,也是件了不起的荣誉,但有些人为萧克鸣不平,认为他的军衔评低了。我们接下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对比一下萧克级别类似的人民军队将领,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红军时期,一个是八路军时期。
红军时期,萧克已经是独当一面、指挥千军万马的红六军团军团长,看看这一级别的其他红军将领,红一军团军团长林总,政委聂总,红二军团军团长贺总,红三军团军团长彭总,在建国后55年授衔时都是元帅。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略逊一点,但也是十位大将之一。只有萧克是上将!
十位大将
八路军时期,共三个师,师长分别是林总、贺总和刘总,副师长分别是聂总、萧克和徐总。除了萧克,其他五位师长和副师长都是元帅!
应该说萧克在红军时代是举足轻重的高级将领,否则,也不会让他出任新成立的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总指挥是贺老总),抗战全面爆发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萧克成为三个主力师中六大军事主官之一,这个含金量十足的职务也相当能说明问题。那么,为什么再之后的萧克就不那么活跃了,本来是元帅的潜质,结果不要说元帅,就是大将也没评上,这到底是为什么?
萧克晚年照片
萧克在人民军队中的资格很老,著名的黄埔军校出身,也勉强能算上是四期毕业,和林总是同期。黄埔四期将星闪耀,和黄埔一期同为黄埔的“黄金期”。参加过打响对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上过井冈山和“朱毛”并肩战斗、是历次反围剿的重要将领、长征期间曾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又出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萧克又出任120师副师长,成为名震中外的八路军高级将领。解放战争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但后期又成为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等,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顾委常委,2008年去世,享年102岁,绝对的高寿!
从萧克上将上述“简历”中,可以看出,他的高光时刻是在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到解放战争就相对黯淡了许多,成为四野的参谋长,不要说和曾经并驾齐驱的林总比,连四野政委罗荣桓和政治部主任谭政在授衔时军衔都比他高,一个是元帅,一个是大将。
授衔时的萧克
我们简要分析下萧克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抽丝剥茧,也许能发现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细节。解放战争之初,晋察冀设立了两个野战军,分别由聂荣臻和萧克出任司令员;不久,晋察冀再次以萧克为司令员,罗瑞卿为政委的野战军。以解放战争之初晋察冀的重要性,可以说,对萧克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如果他能组织几个有声有色的战役,比如类似孟良崮那样的,,就会脱颖而出,成为华北战场的陈粟组合。可惜,这段时间的萧克相对沉寂,有点“泯然众人”的感觉。
当然,这只是军事上的分析,如果仅仅是战争上的表现不够过硬,个人感觉并不足以撼动他的地位,毕竟,他的资历在那里摆着。如果要说他最终和元帅和大将军衔失之交臂的主因的话,应该是关键时刻萧克上将犯的几个“错误”,一个是井冈山后期的,一个是长征时期的。
井冈山
朱毛井冈山会师,创建了第一支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是军长兼军委书记,是军事上的一把手,但军队的最高领导是任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在红军发展过程、特别是离开根据地挺进闽赣边境过程中,朱毛二人关于是否设立军委产生了分歧,毛泽东主张取消军委,朱德则反对,最后,由新任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亲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最终中央支持了毛泽东的意见。这次争论中,萧克反对毛泽东的意见,而林总则站在了支持毛泽东的立场。
红军长征过程中,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和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年的合作。红二、六军团在长征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随后红二、六军团改编成为红二方面军。对于此前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出现的是北上还是南下问题、毛泽东周恩来率右路军单独北上问题以及后来定性为逃路主义和分裂主义等几个敏感方面,萧克都没有及时做出回应,这也是日后对他的军衔评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长征会师
不过,不管最终的评了什么样的军衔,对萧克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的辉煌经历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作为一个有着高风亮节的老革命家,他曾说过:“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行。”
萧克除了是威震一时的军中名将,还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型人才。他曾创办了《炎黄春秋》杂志,到现在为止,《炎黄春秋》仍是文史类杂志中难得的精品;他联合多位学者编写《中华文化通志》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中国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作为戎马倥偬的人民军队将领,他还写一部过著名的军旅小说《浴血罗霄》,描写罗霄山脉(即井冈山所在山脉)湘赣苏区人民军队主力罗霄纵队与敌周旋的动人故事。
萧克《浴血罗霄》
萧克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不可小觑,和写就革命史诗《长征组歌》的萧华上将并列,人称军中文化双璧“二萧”。尤为难得的是,《浴血罗霄》的作者、老将军萧克上将,居然获得了一个现代作家的所能获得的国内最高荣誉:矛盾文学奖!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看过《浴血罗霄》之后,感慨万千,当即提笔赋诗一首:
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度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
萧克生活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