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高考成绩放榜,考生怒吼家长“替你考到600分,填志愿是你的事”

高考成绩放榜,考生怒吼家长“替你考到600分,填志愿是你的事”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中国家长的眼中,孩子的成绩往往高于一切,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就意味着孩子将拥有一个锦绣前程,而且父母甚至于会在自己的这种思想传达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以为拥有超高的成绩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可以目空一切。


高考成绩放榜,考生怒吼家长

安徽的一名考生,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整天就只顾着玩游戏,对于其他事情不闻不问,甚至于对今后的志愿和从业方向漠不关心。孩子的父母从孩子的成绩出来后,就一直琢磨着孩子的志愿问题,甚至于为此多方奔走,就为了向曾经考过的考生和对于填报志愿较为专业的人士请教,让孩子能上一个较好的大学。


经过父母的操心和多方认证,终于确定了学医、教师和一些相对于考公更加容易的专业,当父母把志愿的内容告知孩子征求孩子建议的时候,却被孩子一一否决了,否决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同学和别人的一些议论以及在网上冲浪时看过的几个帖子,就下此定论。


当父母问孩子有没有自己感兴趣或者想要上学校时,孩子怒吼家长“我替你考到600分,填志愿是你的事”。虽然孩子的父母曾经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让孩子心无旁骛,其它事情都不让孩子操心,甚至于说过只要孩子能取得600分的成绩,以后都随他,如今孩子以当初自己说过的话回应自己,堪比哑巴吃黄连。


比起成绩,家长更应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

1、 养成孩子的独立自主

比起一个成绩的分数,一个数字,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更为重要。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着孩子,所以孩子必须自己成长,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与此同时,这也将促使孩子拥有主见,不至于人云亦云,对于自己的将来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更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减轻父母身上的重担,也能让父母更加安心。


2、 养成孩子的自律

在学习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父母不过于的干预,从小便让孩子明确计划的重要性。这样在进行计划的同时,也能锻炼到孩子的规划能力和自律能力,拥有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父母不应该时时刻刻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等待着随时给孩子讲解问题,而是应该要学会放手,养成孩子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经过认真的思考过后,学习的内容更容易记住也更容易理解,且有利于不断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能力。


结语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可置疑的,然而采用的方式不对,这爱就不是孩子的助力,而将成为孩子的负担。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成绩并不是一切,父母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仅仅拥有一个好的成绩实质上远远不够。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不是需要别人时刻的叮嘱和提醒,也不需要父母的寸步不离,而是自己始终知道要往哪里走,往哪里前进。

孩子在上初高中时,是否应该让他们帮忙做些家务?做家务能锻炼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欢迎大家分享!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06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