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对当前局势的独到见解与个人远大的抱负。但人的一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转折,有时一个错误的决定,便会影响整件事情的走向…
1.仁慈的刘皇叔?
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父亲刘弘早死,他与母亲依靠贩售草履、编织草席度日,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困苦。从草民到君王的转变,是他充满传奇的一生。他为人谦逊温和且知人善用,世人皆称赞他仁德。
当阳之战中,刘备受到曹操大军追击,十万火急。因为兵力不足,他不得不选择逃亡。在他撤退的时候,荆州当地的老百姓都想要跟他一起走。他的部下说,我们应该快点赶路,如果我们带着这么多的百姓一起逃亡,到时候曹军追上来我们的兵力不多,无法与曹军抗衡,带上他们对我们来说是其实是一种拖累。
而刘备却说我们以后不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百姓们的支持,如今他们愿意与我一同前行,我应该感到高兴,为什么要丢下他们呢?于是刘备就带着老百姓们一同渡了江,虽然在渡江中途差点被曹军追上,不过万幸的是他们平安的离开了。刘备宁愿全军覆没也不肯丢下百姓,比起曹操的动辄屠城,尽显其仁义慈悲之心。
当然,刘备也有另外一面。有一个江湖术士,名叫张裕,他在诸葛亮的引荐下投奔了刘备。有一次,刘备嘲笑张裕说他的胡子像猪毛绕嘴。张裕也不是善茬,进行了回怼,他拐弯抹角地嘲讽刘备没有胡子露出像猪一样的嘴,他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刘备的内心。
在古代,胡子的美丑决定一个男人是否英俊,所以古代男人对自己的胡子十分在意,但刘备没有胡子。因此,刘备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压张裕。但张裕并不怕这样的压迫,也没有就此低头认错。后来,张裕竟然把刘备的死期给算出来,刘备知道后觉得骇人听闻,便把张裕抓起来关到牢房后处以极刑,把他给杀了。
2.汉室灭亡刘备自行称帝
曹操在世期间,历经数十年的不断努力,基本统一了整个中原和北方地区,所掌控的疆域面积、兵力数量、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稳居魏蜀吴三国之首。曹操做事力求细致完美,他一生虽然对权力十分看重,但更在意自己的名节和千百年后的历史评价。
汉献帝没有实权只是一副空壳,他也没有取而代之。公元220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想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逼迫汉献帝将皇位“禅让”于他,立国号为“大魏”。至此,东汉王朝彻底灭亡。
刘备知晓了此事,非常震惊。虽然汉献帝早已空有名头毫无权力,但他还在皇帝宝座上,汉朝就依然存在。如今汉献帝退位,汉朝终结,他的兴复汉室梦想也随之破碎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刘备的梦想已无法实现,但汉献帝的退位给他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刘备虽然说着光复汉室,但显然是不可能的。汉朝早已不是往日那个辉煌无限的朝代,再无回天之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刘备在三国乱世中打拼数十年,他的想法其实早已与孙权、曹丕无异,都想成为天下新的主人。但汉献帝在位一天,他的这个想法就只能是空想,不然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无法自圆其说。
此时汉献帝被曹丕拉下台,刚好给刘备除去了心头之患。公元221年,在曹丕称帝后的次年,刘备自行登基称帝,重新建立汉朝,继续东汉的大统。
3.啪啪打脸,遭大臣反对
刘备的这一举动,在蜀汉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刘备早期实力微弱,为了拉拢人马,扩大自己的势力,他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吸引了大批对汉朝有着浓厚感情的有志之士。而他现在自己却登基称帝,推翻了自己所立的旗号,变成了与曹丕一样的篡逆之人,这与他原本的形象起了巨大的冲突。
一时间,很多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全力支持刘备称帝。他们觉得跟着刘备数十年来出生入死,刘备当了皇帝,大家也可以得到好处,封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之乐。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态度。有一些人抱残守缺,认为刘备的身份是汉室忠臣,如果他也自行称帝,那么就和野心勃勃的曹丕一样都是对国家君主不忠的小人。
雍茂就是反对刘备称帝的代表人物之一。雍茂虽然只是一个小小主簿,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从小饱读圣贤之书,一直恪守君臣之道。他跟从刘备多年,根本原因就是刘备一直以“复兴汉室”为自己的目标。
在雍茂眼里,汉献帝是皇室血脉,是唯一能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人,刘备这么做不合规矩,与乱臣贼子无异。雍茂很固执,他多次上书进谏劝阻刘备,让他放弃称帝的打算。
4.刘备错杀忠臣,后患无穷。
刘备一开始置之不理,但后来雍茂的态度十分尖锐,言辞也愈发犀利,一心想让刘备听从自己的意见。这让刘备在群臣面前颜面扫地,十分难堪。刘备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盛怒之下杀了雍茂。但他到死也没想到,这竟会成为蜀汉走向衰亡的原因。
刘备实力弱小又身处偏远的益州,天下贤才还愿意投奔于他是因为他“汉室忠臣”的人设以及他所表现出的求贤若渴、敬重人才的态度。雍茂被杀后,天下能人志士都对刘备很失望,觉得他并不可靠。“由是远人不复至矣”。因为雍茂代表的是忠君爱国的儒家真理,所以在读书人眼里刘备的谦逊爱才的形象也不复存在。
如今雍茂一死,人才英贤们都对刘备有了戒备之心,不敢再相信他,加上对刘备自立为帝之事难以认可,不肯再来蜀汉追随刘备,怕自己落得与雍茂一样的下场。蜀汉本就人才稀缺,老臣们逐渐衰退,没有新的人才来填补空缺。到后期,只剩下寥寥数人。最终,蜀国第一个覆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