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马勇 受访者供图
温氏总部大楼
今年7月26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迎来37周年生日。
37年前,温氏股份创始人温北英先生怀着一颗带动农民兄弟劳动致富的初心,组织七户人家,筹集八千元资金创建了簕竹鸡场,希望通过一个事业组织一群人,“发挥自身能力,于社会有点作为”。37年来,温氏股份通过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成为国内农业生产标杆性企业,市值超千亿。
温氏股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梅锦方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透露,近年来,温氏股份围绕“千亿企业 百年温氏”目标,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农牧食品企业”,全力由传统生产型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作为广东成长起来的全国知名品牌,温氏股份正加速向下游“屠宰-加工-生鲜”等零售终端延伸,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肉奶蛋白食品平台型龙头公司。
渠道再造,转型加速
温氏股份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去年温氏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最好成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1.2亿元,实现净利润139.67亿元。记者留意到年报披露的一组数据,以养鸡起家的温氏,去年全年销售肉鸡达9.25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其中鲜品鸡销量9130.94万只,熟食鸡销量1046.97万只,鲜品鸡和熟食鸡合计销量创下新高。
温氏佳味熟食鸡生产线
“去年是禽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的一年。”温氏股份养禽事业部食品发展部副总经理张汉辉告诉记者,自2017年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提出“掌控渠道,直配终端”战略部署以来,温氏一直全力推动禽业转型升级。“我们养禽业长期以来以毛鸡大批发为主,近几年提出毛转光,光转熟,鲜品鸡和熟食鸡占比要达三成。”
为了配合转型升级工作,温氏逐步完善了肉鸡屠宰加工产能配套。去年12月26日,继面向华南、华东市场的屠宰加工基地建成之后,公司位于湖北咸宁的佳丰屠宰项目一期也正式投产,每年可屠宰活禽 3000 万只,可整合对接武汉、长沙、南昌等区域的营销网络,为深耕华中鲜品、熟食业务奠定基础。
据了解,温氏熟食鸡业务也已拥有定位华南、华东区域的深加工生产基地。近年来,温氏熟食鸡业务在巩固传统经销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构建电商、社区平台等新型营销模式。作为温氏股份旗下畜禽产品深加工及销售子公司,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今年7月已在广州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计划在羊城全面布局熟食社区销售平台。
温氏现代化猪舍
温氏股份另一主业——养猪业,也在积极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销售模式转变。目前,温氏已经在广东、江西、湖南、贵州、陕西、内蒙古等地布局生猪屠宰加工业务,现有年屠宰产能约600万头。今年3月,温氏食品旗下鲜猪肉产品正式进驻“温氏食品京东自营旗舰店”,首期配送范围覆盖广东省各城市。
品牌引领,发力消费端
今年5月15日,温氏食品与中国国家羽毛球队搞了一场“云家宴”,通过现场开灶与直播连线方式一起“为家人做一道菜”,让百万人体验了一把与世界冠军共进晚餐。这场“云家宴”其实是温氏食品举行的与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签约合作发布会,宣告温氏食品正式成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的官方供应商。
与国家羽毛球队签约现场
发布会上,“温氏天露”也首次全网亮相。温氏天露是温氏食品旗下专注高品质活禽、活猪、鲜肉/蛋等产品的核心子品牌,以“生态高标准,自然更鲜香”为理念,通过构建一套高标准的生态养殖模式,让鸡、猪肉质更健康,味道更鲜美。温氏股份行政管理部副总经理成国新说,温氏天露绝对是“冠军品质的好肉”。
“过去,温氏产品销售的模式以大批发为主,形成了广为人知的生产品牌。近年来,温氏股份加大了消费端产品的探索力度,持续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温氏股份行政管理部品牌管理中心营销总监王枢亚告诉记者,温氏股份提出了“世界一流的农牧食品企业”这一企业定位,正持续推动公司从养殖企业向食品企业的转型升级。
企业转型升级趋势下,需要品牌的引领和拉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早在2018年温氏股份发布了全新“温氏食品”品牌,涵盖了温氏股份旗下所有食品板块业务,包括活体批发、肉猪屠宰、禽类屠宰、熟食加工、乳业、蛋业以及营销渠道,彰显了温氏从生产型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温氏股份总裁梁志雄曾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集团提出从养殖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升级,品牌成为提升集团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集团通过大力培育“温氏食品”品牌,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各项业务品牌化变革,构建鲜品食品全新营销体系,持续赋能业务发展。
权威访谈
“温氏股份全力向食品企业转型”
——专访温氏股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梅锦方
梅锦方
羊城晚报:公开资料显示,最近温氏股份有多个项目动工建设,今年投资建设进展如何?
梅锦方:今年是温氏股份“五五”规划开启、迈向世界一流农牧食品集团征程的一年。按照“五五”规划,温氏股份到2024年实现生猪出栏5600万头、肉禽出栏15亿。按照这一规划目标,我们正稳步推进相关产能扩增建设。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项目建设受到影响,但是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温氏股份各项建设已全面恢复,预计下半年还会加快建设,有信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羊城晚报:作为消费者,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街头巷尾,温氏品牌越来越常见了。这跟温氏近年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探索创新营销模式是不是有关系?
梅锦方:目前,温氏股份的商品肉鸡和商品肉猪销售仍以活鸡和活猪销售为主,屠宰销售为辅;未来,将逐步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销售模式转变,从大批发到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为了因应这种变化,公司已在布局屠宰加工业,加强品牌营销策划,探索电商、门店销售渠道建设,通过网上商城下单、网上竞价、产品直配终端等方式。未来,终端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得“温氏食品”的鸡肉、猪肉。
羊城晚报:最近温氏创新中心发布招聘公告,最高年薪百万,请介绍一下近年来温氏在研发和人才建设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梅锦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温氏股份作为国家级创新企业,历年来在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巨大,构建了业内一流的科研专家团队与完整的专业研发体系,目前公司拥有一支以 20 多名行业专家、70 名博士为研发带头人,635 名硕士为研发骨干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形成了以研究院(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五级研发体系。去年,公司研发人员达到 1620 人,研发投入达到 5.70 亿元,连续3年保持上升趋势。创新中心是温氏股份今年新设立的总部职能部门,主要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的集成创新,旨在探索打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效发展新模式和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温氏科技生态农场
记者手记
农牧产品变品牌食品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温氏股份毫无疑问已成为国内农牧龙头企业之一。如今,温氏股份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农牧食品企业”,二字之差彰显了温氏股份从生产型企业转型为食品企业的决心。
自转型升级工作开展以来,温氏股份就把品牌建设作为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做好企业品牌的同时,加大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消费者对温氏食品品牌的认知与好感得到大幅提升。
农牧产品变成品牌食品,就可以产品品牌化;反过来,通过品牌运作,又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更有利于赋能企业自身发展。温氏股份布局大食品,从一产延伸至二三产业,正在走出一条具有温氏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