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
《通知》的适用对象是各银行和农信社。其中,政策性银行、大行、股份行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通过“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消息模块上报;其他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人行各分支机构报送汇总数据,截至时间都是7月30日下班前。
以下为央行要求各银行上报的统计数据,其中,特别区分了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合作的消费贷款余额、不良率,以及平均利率和不良率、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等。
央行调查线上贷款的消息一出很多人就慌了:金融机构方面肯定担心以后线上放贷条件会受到很多限制,影响业务量损失利润。;个人借贷者担心多家平台多头负债会存在降额或者还款直接无法借贷的情况,资金链断裂很难维持以贷养贷的空转。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手机成为必备的人人产品线上借贷已经成为普通人借贷的主要来源,其特点有:
- 申请简单;通常下载平台或者银行APP,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完毕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得到额度。只要符合条件年满18周岁就行。区别于线下的贷款要去柜台填表申请要到家里实地调查审核的麻烦。线上借贷受到很多年轻群体的青睐。可以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资金满足消费需要。
- 到账速度快;录入信息后,后台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审核,几分钟内给出额度并可以立即提现或者使用,方便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也可以方便大家快速实现愿望。
- 可以循环使用;线下借贷和信用卡都是可以循环使用,周期以月为单位。一边还一边借,只要支付利息就可以再次使用,用极低的利息作为资金杠杆就可以撬动金额较大的本金。一般的借贷利息为日万分之五,可以理解为一天一万块的本金只需要支付5块左右的利息就可以撬动使用。
- 可实现多家金融机构同时借贷以贷养贷;一般有线上借贷或者信用卡的,不可能只有一家平台,一家平台不足于周转使用,平台越多周转周期会越长。但也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资金使用成本。风险也随之增加!
对于央行《通知》我个人理解的意思有几个层面的:
一,央行对各银行金融机构线上的放贷审核机制提出质疑,摸底调查后应该会再发相关通知;
这几年的借贷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各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和银行都想在这个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只要有市场份额就意味着利润。蛋糕只有那么大,谁都想多吃一口。
线上市场成为现在消费的主要渠道,自然也是各平台和银行争夺的焦点。从各种推广。到各种软文广告,大家都在扮演一个“好心人”的角色。在审核上也是尽可能的宽松。不以对方的借贷金额来衡量风险,而是以对方的额度来衡量自己的额度。比如a平台看到b平台发放了8000的额度,他应该也会按照这个额度来作为参考标准进行发放。
各平台在抢占用户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符合条件一定会发放额度,甚至还在努力做到比对手额度更高。目的也是为了增加用户的粘性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以实际的还款能力为审核标准的放贷已经造成了很多人借贷之后的无能力偿还乃至恶性循环以贷养贷。这个问题早就已经浮出水面,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是一方面是加强逾期催收,一方面还针对正常使用的用户提高额度。
二,今年以来逾期率居高不下,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央行也要做摸底调查拿出应对措施;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游走在资金链锻炼边缘苦苦支持的突然没有了收入。所有的问题一下就暴露出来了。从2020年的逾期率就已经看得很清楚。
很多人把一切归咎于这一疫情,但实际上这场疫情只是一个助推者,让很多问题提前曝光,让很多逾期提前发生。
逾期率的增高,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银行因为逾期率的增加,紧缩了放贷政策,降低额度。加急的个人资金的短缺,导致更多逾期的发生。
三,个人负债率过高已经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杠杆对应的是高风险,再不适当的刹车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个人的还款能力是以自己的收入会保证的。超出能力之外的借贷注定是没有能力来偿还的。
每月用一两百块钱的利息,可以撬动上万块钱的资金使用。反复借贷,最后自己的收入大部分都支付了利息,本金始终没有办法归还。还有越借越多的趋势,很多人对自己第一笔借贷印象深刻。
长期的空转,带来的后果是收益只能维持正常利息的支付。对于本金部分始终是一笔难以偿还的负债。只要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毕竟导致键盘出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没有强制的上岸,很靠自己合理处理负债。
四,线上借贷的乱象也该有个合理的调控了,借钱太容易,花钱更容易。最后还钱着实难。
不论是信用卡也好,还是网贷平台也好,所有的硬件条件只有一条——年满18周岁!这就意味着只要你满18周岁,拥有一张身份证,拥有一部手机,你就可以获取资金。
这几年负债群体越来越低龄化。一个刚成年的小孩子是完全没有财务规划能力的。太容易得到钱并不是好事。很容易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盲目消费攀比没有节制,并且是没有任何还款能力的借贷,最后要么逾期,要么靠父母来偿还。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很多家长针对网贷平台和信用卡业务恨之入骨。
但很多网贷平台和银行非常喜欢刚成年的人。因为他们刚好符合条件,又刚好征信记是一片空白。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其他的条件都可以做补充,在审核方面完全是一片真空。有很多刚年满18周岁的人,没有任何工作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几万的资金或者几万的信用卡额度。有了钱,第1件事情自然是消费。至于能不能还款那是另外的事情,先消费了再说。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征信记录不良,要承担高额的利息,家长跟着后面,去补一个又一个的窟窿。
. 针对线上借贷市场的乱象,其实早就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想指望各平台和银行自己去整顿,那是不现实的。那无意间砸自己的饭碗。指望借贷者个人去自己克制那也不现实,没有谁会受得了动动手指可以得到钱的诱惑。
但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急需要解决,再这样下去很多人都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还是需要权威部门出台政策来规范市场,让线上借贷市场更来健康良性化运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