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大循环背后隐藏的历史性机遇

国内大循环背后隐藏的历史性机遇

原创:凌落辰

公众号:升辰财经


文/辰哥


“国内大循环”这个词最近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本来觉得这个很好理解没想到还是有很多童鞋并没有明白其中隐含的真正含义,正好借着这篇文章梳理一下国家现阶段的思路。


国内大循环这个理念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被首次提及。

当时的说法是:“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之后在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着重强调:

“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注意开头的第一句话,“保护主义上升”很明显指的就是以特朗普为首拉帮结伙频频挑事儿甩锅打压中国的种种举措,至于“全球市场萎缩”这点讲的就是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疫情使得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几乎停滞,也使得世界各国对后续的经济发展有了深刻的思考。


还记得我之前讲过这次疫情对于世界经济来讲最大的冲击是什么吗?


最大的不是纸面上的经济损失,而是对于好不容易搭建起来全球化的冲击。


这次疫情正在结构性地逆转全球化势头。


既然我们面对着外部的双重压力,原本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里的出口很难帮助我们实现经济的恢复与增长,那我们势必也要寻找带有中国特色的一条出路。


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政策讲究的就是一个“与时俱进”。


举个例子。


在18年1月的时候刘鹤表示:

“我可以非常负责的向各位报告,可能我们有一些开放举措会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


注意一下时间点,那个时候中美还没有贸易战,国内去杠杆的政策也刚有一个雏形,这说明了当时的中国是真心想要自我改革,进一步拥抱全球化进程的。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大大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即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那是首次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时至今日回头来看,这一论断正在不断被印证并强化。


就在那个节点,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


……


本来都打算给国际一个超出预期的开放举措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呢?


主要有两点。


从外部来看,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持续扩散、外需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加剧。


从内部来看,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还是依赖外需和投资两架马车是不行的,必须发展完整的国家内需体系。


说白了就是特朗普倒逼以及大环境的变化加速了我们深化自我改革。

那“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句话又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叫国内大循环,它循环的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清楚的重点。


绝大多数人把它粗浅地理解成了“国内经济大循环”。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促进和拉动GDP的都是国家“应该倡导”的,于是他们想了半天觉得“国内经济大循环”那一定是利好消费,利好基建这类传统行业……


麻烦你多动动脑,怎么可能呢?


国内消费市场趋于成熟,很多消费大品牌例如蒙牛,伊利等等依托的就是国内庞大的市场而且市占率已经接近饱和,再促进你想怎么促进,难不成以后强制让你喝XX家的牛奶不喝就抓起来吗?


想要做传统基建这类东西,我们早就有个“基建狂魔”的称号了,已经做得登峰造极的东西你多修或者少修几条路又能如何?对我们自身有什么本质上的影响吗?


所以说很多人一开始的思路就是错的。


实际上国内大循环指的并不仅仅是“国内经济大循环”,而是先有“国内市场大循环”,再有“国内经济大循环”。


也就是说国内大循环想要做到的尽量打通全产业链、全供应链。


其中的关键就是“补短板”。


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把原先掌握在国外手里我们没有又急需/卡脖子的东西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可以理解为大力发展“国产替代”。


明白了这点,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两次的讲话——


在两会时期中央在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后面紧接着的就是:

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在21号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后面紧接着的是: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国家想要做什么几乎一目了然,这才是我们的经济能够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而能够帮忙“补短板”的企业,正好就顺应了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


它们必将会在国家的扶持下逐步成为世界级企业,势不可挡,一飞冲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027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