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鸟》想必很多人都知道,1994年这首歌唱遍了全国各地,也让人们认识了林依轮,因此这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也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随着时间的流逝,林依轮已然从一个男孩变成了一位父亲,而他也将生活的重心从事业转到了家庭当中,其中他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大儿子林子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他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全美第一的设计学院,而且还获得了奖学金。
但林依轮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他曾经将自己的大儿子送到《变形记》接受历练,算是给孩子过成人礼,可见林依轮的教育观念是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
成为学霸更重要?林依轮可不这么认为,二儿子林子轩是一名国际男模,外表英俊帅气的他,3岁开始学习英语,5岁在钢琴上就已经小有成就了,17岁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赏识,成为了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
林依轮在教育上的成功,让很多父母不禁羡慕不已,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是经济条件支撑的结果,像普通人是很难达到的。
不得不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走向世界,但每个孩子都应该完成自我蜕变,而这离不开父母的教育,那家庭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爱,那么,爱是什么?
保罗曾经说过,爱是人存在的方式,普通的爱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尊重平等的,在此基础上,父母要教孩子去体会爱,去爱别人,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云说,父母对孩子爱的教育有两个层次,第一是父母要在物质上支持孩子,在精神上理解他们。
第二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学会爱别人,儿童的学习过程,其实是模仿父母行为的过程,孩子怎样去爱,是他在家庭环境中体验出来的结果。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将注意力放在成绩上,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要负主要责任。
现在,很多孩子都表现出来自私的行为和想法,这种情感的缺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孩子的学习任务很重。
因此有些家长就会错误理解教育的本质,认为孩子能有一个衣食无忧的未来,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家庭中的爱与理解却成为了一种奢望,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只是一个冰冷的机器,没有感受和爱的能力。
二是对孩子溺爱的问题,很多父母想要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到孩子,因此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放任自流,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身上。
出现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父母错误的引导造成的,这是一种爱的剥夺,很难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而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孩子获得幸福,获得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世俗上的成功。
因为成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事件,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应该为孩子建立一个明确的道德底线。让孩子在10岁之前完成道德教育的学习,也就是教会他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孩子在2岁之前,要为孩子建立安全感;2-4岁,要敢于和孩子说不,并及时纠正他的偏执行为和想法。
5-10岁要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到了10岁以后,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尊重,特别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