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国有494位皇帝,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只有3位,你认同吗?

中国有494位皇帝,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只有3位,你认同吗?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李贽曾经写了一本书叫做《焚书》,意思是他这本书最后会被焚烧掉,原因就在于他跳出了儒家思想的框子,不符合当时的儒生价值观。他评论被儒生骂做“独夫民贼”的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这也是“千古一帝”一词的出处。当年统治天下的儒生早已化为历史尘埃,但是秦始皇“千古一帝”的名号却震古烁今。

实际上,中国自从秦始皇称“始皇帝”之后,一共有494位皇帝,但是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皇帝却寥寥无几,所谓千古一帝,一定要在文治上产生划时代的作用,在武功上产生划时代的作用,二者都结合起来,历史上真的微乎其微,仔细算来,大概有3位皇帝称得上“千古一帝”,下面一一道来:

1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由于后世儒生当权,秦始皇被黑得体无完肤,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始皇帝,秦始皇硬是被儒生们骂得狗血淋头,淡水泵秦始皇一不好色,二不杀功臣,三不是亡国之君,凭啥给他这个待遇呢?所以实际上是儒生们给他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接下来,我们就从“文治”与“武功”两方面来说说千古一帝秦始皇。

从文治方面来说,可能许多人都觉得秦始皇不够格,他“焚书坑儒”,他任用法家打压民间私学,怎么会在文治上取得丰功伟绩呢?首先要说明,文治并不是说皇帝得会写华丽的文章,然后让全天下人都写华丽的文章,那是李煜才会干的事情。儒生文章,十个里面有七个是废话连篇,不名一文,所以有诗曰“儒学高名实糟糠。”

而皇帝真正的文治,应该是他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影响深远的正面意义,毫无疑问,秦始皇具备这样的条件,最起码他的三条功绩后人无人可比:一是废除分封制,开创郡县制,这是后世2000年中国国家制度的根本,现在我们还是基本按他的模板在治理国家;二是废除六国私学,打击了六国的复国主义,为中国人思想上的再一次统一打下基础;三是书同文、车同轨,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制度上的统一。这3条,足以证明秦始皇文治方面的赫赫功绩。

至于秦始皇的武功,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灭六国,结束了中国四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时代,这一条就足以让秦始皇为千古传唱了。而且对于秦始皇的大秦帝国来说,他仿佛并没有什么对手,因为每一个对手都被他打趴在地上,汉朝那么厉害的匈奴,被他赶到北方,头都不敢回,更不用提什么百越了,有人说,如果给秦始皇一张世界地图,他可以统一全球,我看确实如此。

2 汉武帝

如果说哪一个皇帝可以在文治上面与秦始皇媲美的话,那么只有汉武帝可以与他比一比了,这大约也让人十分的奇怪,汉武帝后世称他“武”,为何文治也那么高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秦始皇没有完成的中国人思想统一的大业,被汉武帝完成了,汉武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跟秦始皇平起平坐。

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距离秦始皇的时代并不远,虽然后世儒生把秦始皇骂得一文不值,但是汉武帝时期秦始皇的形象还是有正义的一面的,而汉武帝,就是秦始皇的忠诚粉丝,他从小就立下志愿,要做一个像秦始皇那样伟大的皇帝,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追星的汉武帝,只追秦始皇,最终也实现了像秦始皇一样伟大的功绩。

汉武帝的文治功绩有哪几条呢?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项措施把春秋以来的思想上的纷争彻底解决了,他将百家的学问都吸收到儒家上面来,重新恢复哲学上“道一以贯之”的统一状态。第二,汉武帝时期形成了系统的“大一统”理论,这是中国2000年来分久必合的主要原因,因为大家思想上早已合在一起了。第三,汉武帝在桑弘羊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制度,成了后世改革变法的主要模板,比如均输法,这一套制度是在法家的基础理论上建立起来的。

汉武帝的武功,最著名的一条当然是北伐匈奴,打出了汉民族的尊严。但其实远不止于此,汉武帝的军事扩张运动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基础,他几乎占领了当时世界上所有适宜农耕的土地,后世的人,都只能在他的基础上增减,但再也无法比他获得更多的耕地了。还有一条,就是他塑造了中国战无不胜的历史形象和世界形象,从此,中国“汉子”的名声传遍了亚欧大陆。

3 明太祖

如果不是神州陆沉,也许在中国2000年的历史当中,就没有第三个人可以媲美秦皇汉武2个人了,因为他们把文治和武功都发挥到了极致,想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神州陆沉,亡天下的经历给了一个人媲美秦皇汉武的机会,这个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建立之后,把中原地区变成了马厂,把农田变成了草原,把衣冠制度全部变成了往事如烟,甚至于连老百姓的名字也从曾经的文质彬彬变得粗鄙可怜,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在元朝的名字叫“朱重八”,他的亲戚还有叫“朱六二”什么的,总而言之,曾经的华夏文明仿佛突然掉进了深渊,一切没有了衣冠飘飘的神州国度的风范。

朱元璋出生于农民,起事于乞丐,最终打败南方割据势力,推翻元朝腐朽统治,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文化上面,他全面推行“复古”政策,即完全恢复唐朝甚至是汉朝的衣冠制度,把前面那段时间的鄙陋面貌完全改变;在武功方面,他再一次征服了周围的藩属国,使得以中国天子为核心的朝贡贸易再一次展开,并且取得了周边国家对他的心悦诚服,即使是明朝灭亡以后,还有许多国家偷偷地使用明朝年号,以怀念曾经那个美好的“大明”,康熙评价他“远迈汉唐”。因此我觉得,明太祖也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他相当于把秦皇汉武的工作重新再做了一遍。

至于其他的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武功很强大,可以媲美汉武帝,但是在文化制度上并没有做出什么足以影响千年的战略性贡献,而且他作为皇帝带头违背礼制,杀兄逼父,导致唐朝从他开始一直处在动荡不安当中,妻篡夫,子篡父,关系混乱一直交织在唐朝的历史当中。

而宋太祖赵匡胤开启了天子与文官共治天下的政治模式,从制度上阻断了潘镇割据的源头,可以说文治上也是出类拔萃。不过他不能够统一中国,武功就要稍微欠缺了。隋文帝武功赫赫,让突厥不战而降,文治稍欠;隋炀帝文治开科举,武功却不能平定高句丽,最后兵败身死,毁于一旦。

不知道读者认同这个观点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17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