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见到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这些古代建筑时,脑海里不禁联想出一幅幅清朝的画面。虽然最后清朝灭亡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它也曾辉煌过繁荣过。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康乾盛世”,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达到了国泰民安,一种稳定的生活状态。康熙这一生是一个传奇,期间发生很多重大事件。
康熙执政61年,“朱三太子”起义70次
康熙是清朝有目共睹的明君。16岁铲除鳌拜,27岁平定三藩。在康熙执政61年期间,他更是用自己聪明才智促进了清王朝的富强民主和谐,让国家经济增长百姓安居乐业从而深得民心人人拥戴。
而在这么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下依然有一些人不满,为了反对清朝统治,总有人打着“朱三太子”明朝后代的名号起义,前前后后不少于70多次,同时这也让康熙这一生都没离开朱三太子。
其实真正的朱三太子是唤朱慈焕。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被俘获,后来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朱三太子朱慈焕侥幸逃脱,下落不明,而这些起义的都不是朱慈焕组织的。
康熙元年,苏北区域的“朱三太子”起义,为首之人根本不是朱三太子。康熙十三年,有人开始假借“朱三太子”的名讳开始在京城兴风作浪,聚众反清,还建立了广德年号。
以失败告终后,人们才得知此人叫杨起隆。杨起隆本人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但“朱三太子”的名号却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号召,更为许多肇事者所借用。
康熙十六年,漳州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发动起义,这就是曹寅,一个冒牌起义的行动最终被销声匿迹。同时在康熙二年,康熙十八年,都多次响起“朱三太子”起义的声音,一次又一次的平息,树欲静而风不止。康熙四十六年11月,江苏与浙江几乎同时起义,使康熙极度重视,下令一一剿灭,永绝后患。
康熙在位61年期间,“朱三太子”起义就有70次,反清复明的余党一直没能彻底清除,每次爆发都令康熙如坐针毡,而每次抓到的都是假的朱三太子。
康熙很是苦恼也一直在寻找真正的朱三太子,他认为只有斩草除根,把真正的朱三太子杀了才能让大清长存于世。为了抓捕朱三太子康熙也是不惜任何代价,凡是和朱三太子有一丝相关的联系,一律斩杀。
“朱三太子”成为清朝噩梦
就这样反反复复七十次的起义事件,让“朱三太子”不得不成为清朝挥之不去的噩梦,康熙的心魔。康熙真正顾忌的并不是“朱三太子”这个人,他真正害怕的是“朱三太子”背后所会带来的强大号召力,使得大家聚众起义谋反,这给了很多反清复明的人一个充分起义的理由。
这威胁到了清朝的稳定与今后的发展,让康熙百般顾虑夜不能寐。在我国古代好像拥兵起义都会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没有这样一个顺当的理由,好像并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力量。
当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也事先制造舆论“鱼腹丹书,篝火狐鸣”;项羽起义,找到楚国贵族,拥他为“义帝”才顺利得到大家认可;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长久的儒家思想的洗礼下,大家都认为“名正言顺”是最重要的,以理服人。正是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不服清朝统治的人假借“朱三太子”名义想要反清复明,让康熙如此头痛。
而真正的朱三太子又在哪里呢?原来,朱三太子朱慈焕改名王士元,流浪到浙江一带遇见了一个人,他发现朱慈焕才华横溢,便把他带到家中养育,后来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并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朱慈焕生活也是小心谨慎唯恐暴露,以教书为生,后来去到山东教书,并没有做任何起义等不良举动,一直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做着平民百姓。哪里有动荡,他就携带家人远离这些是非。
挥之不去的朱三太子
可惜在康熙四十七年,朱慈焕并没有逃得过康熙的法网,最终被找到了,这令康熙龙颜大悦,认为朱三太子事件终于可以得到彻底平息,长期的忐忑也可以放下了。当时朱慈焕已经七十五岁了,年老多病体力不支,身体扛不住任何酷刑了,最终在言行逼供下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虽然他一直生活的很本分老实,但康熙为了永绝后患消除清朝噩梦自己的心魔,并不打算那么轻易放过他。可清朝的社会稳定离不开明朝的百姓来维护,如果真的杀了他们的朱三太子,产生的后果难以设想,康熙并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为了避免落人口实再生事端,康熙想了个对策并对外称是朱家两兄弟相互替换搞的鬼。
随后,康熙就命令将朱慈焕及其妻子儿女及族人全部诛杀,不留任何一个明朝血脉,让肆意妄为之人不能有机可乘。可见朱慈焕背负的命运是多么残酷多么的凄惨,古今成王败寇,都被付笑谈中。
明明真正的朱三太子已经被剿灭,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可是“朱三太子”的名号依然没有停止。在康熙年老病重时分,台湾地区再次响起“朱三太子”谋反的声音,后捕获为首之人朱一贵,下令斩首示众。如果朱三太子真的还活着也已经九十多岁了,哪里还有这筋骨魄力起义呢!可见“朱三太子”俨然已经成为清朝的噩梦,一面不倒的旗帜,康熙恨不得斩之而后快。
朱三太子涉及到清朝的命运,使清朝动荡人心涣散,康熙绝不会手下留情,这也显示着君王之范。虽然朱三太子一直是清朝的噩梦康熙的心魔,但他一生的功绩确实为百姓谋取了福利,使百姓过上了太平安定幸福的生活,值得后代们为之称赞。
康熙是人们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他这一生执政61年剿灭“朱三太子”七十次,同时也佩服他的英勇作为,在整个康熙年间,一次次铲除明清之间的战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