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因对继母心生不满,五个子女不愿付每月40元赡养费,最终闹上法庭

因对继母心生不满,五个子女不愿付每月40元赡养费,最终闹上法庭

来源:青海广播电视台

文字/CuiCui

编辑/左一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也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对于程家银老人来说,六个子女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的,这让老人非常的失望。

程家银老人早年丧偶,留下了六个子女跟着他相依为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孩子们都拉扯大了。直到五个大一点的子女都陆续成家后,程家银老人才找了一个老伴。但是如今他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赡养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个子女无人赡养70岁老父亲

子女们给出的解释是,他们不愿意赡养父亲,都是因为继母翟文书。

可程家银老人却说,当初自己找老伴,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减轻负担,所以还特地提前跟他们商量了。而六个子女开始是满口答应,女儿儿媳当天还亲自去老伴家把她接了过来,并且还热热闹闹的办了酒席可是没想到的是,两个老人在一起之后,子女们就开始闹矛盾了。

翟文书老人的小女儿买了一辆三轮车跑运输,程家的儿女们知道后都觉得三轮车是自己的父亲出资买的,因为当时程家银老人手上有几亩田地被征用了,肯定是他把钱都给了继母的女儿

于是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纷纷找老父亲要钱,而程家银老人是有苦说不出,因为土地征用的钱他早就分给了自己的儿子,哪有钱再给他们。随后六个子女居然一纸状书把父亲告上了法院,而法院在了解情况后,最终判决程家银老人向两个女儿偿还一万元的征用款。

为索要赡养费告子女上法庭

老人根本没有积蓄,哪来这么多钱,可没想到两个女儿居然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最终把父亲存的一点谷子和小卖店里的商品统统拿走了。老人被子女的做法寒了心,随后他也了解到可以通过法律向他们索要赡养费,最终无奈也把六个子女告上了法院,法院判决子女们每个月支付给老人40元的赡养费。虽然判决下来了,但是老人并不开心,因为子女们无人愿意支付,都觉得父亲手里肯定还有钱。

老人在一次次碰壁之后,决定不向子女要钱了,一家人的关系彻底决裂。

就这样两位老人靠着小卖部,节省着过了十几年。可是去年老人被查出患有脑梗塞,四处医治花了不少钱,无奈之下又拿出了当年的判决书,可子女们全都不认账。之后老人只好再次来到法院寻求帮助,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当地法院立即传唤老人的子女。最终在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子女们才纷纷拿出这几年欠下的赡养费。

在整个案件中,最让人痛心的一点就是,因为一笔钱款而导致子女对父亲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这笔钱没有出现之前,子女们对于父亲续弦一事非常赞成,还积极主动张罗。但是一旦这笔钱出现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绕不开这笔钱了,他们不管看到什么,都会联想到是父亲花了这笔钱去做的。其实子女们从始至终不满的并不是继母,而是父亲怀里揣着的这笔钱。

反观父亲对这笔钱的做法,法院已经查明,在钱款到手的第一时间,老父亲就把这笔钱给几个儿子平均分配了。

虽然没有分给女儿,但根据当地的习俗父亲的做法是比较合理的。

而女儿在知道一切后,居然还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判决,把老人的余粮都抢走了,甚至连二老赖以生存的小卖部都不放过,他们的做法可以说是落井下石了

试想子女这样的做法,怎能让老人不寒心呢?况且六个子女还是老人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养大的。

正如处理这起案件的法官所说的一样,法律的意义是在于规范,他希望通过法治来推动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来。孝敬父母不能只靠法律来强制执行,而是要靠每一个子女发自内心的孝顺来践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46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