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背后, 那个潜伏美国的越战女兵, 让中情局伤透脑筋
电影《芳华》口碑票房双线飘红。冯小刚和这些青春明星们,又一次璀璨闪耀,但是,请不要忘记,在《芳华》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人。编剧严歌苓,就是其中一位,这位中越战争的战地女神,凭借一支笔,在中国,美国,甚至世界文坛,纵横捭阖,她的婚姻甚至令美国中情局大伤脑筋。
1957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1970年,严歌苓考入成都军区,成为一名跳红色芭蕾舞的文艺兵。1979年,严歌苓主动请缨,赶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成为一名战地记者。穿梭前线,“潜伏”在严歌苓身体里的“作家基因”一下爆发,她把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体验写进小说处女作《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中。
随后又创作了《残缺的月亮》《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父与女》等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作家会员。1983年,严歌苓调到铁道兵政治部担任创作员。她的长篇小说《雌性的草地》及短篇小说《天浴》和《少女小渔》,均创作于这一时期。1989年,严歌苓与李克威离婚。
年届而立,严歌苓赴美留学,一边攻读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系的研究生,一边赚生活费,她做过餐厅服务生、带过孩子、照顾过老人。她还曾痛苦地忍受长时间的失眠。
又因即将与外交官男友劳伦斯结婚而受到美国FBI的调查,1992年,严歌苓与美国人劳伦斯在旧金山结了婚。从此,“潜伏”美国,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电影剧本写作。作品曾经多次被大导演,李安,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看中,并被搬上荧幕。《少女小渔》、《梅兰芳》和《金陵十三钗》频频获奖。
而严歌苓和劳伦斯的爱情曾经惊动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因为恋人曾经在美国驻中国沈阳的领事馆任了两年的领事。也因为她来自一个信仰马克思的国家。
在和劳伦斯恋爱一年后的一个下午,严歌苓严歌苓接到FBI调查员“邀请”她到办公室的电话。
严歌苓被一个讲中文的美国男子带到一间狭小的房间“回答问题”。严歌苓在对方带有白种男人特有的礼貌和冷漠的问话中,原本流畅的对答变得越来越吞吐,紧张得连自己都弄不清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
几天后,严歌苓的两个朋友打电话说他们都受到了FBI的盘查,中心内容是核实她的证词。严歌苓开始抗议,拒绝跟这帮调查员再谈一个字。劳伦斯打电话给她:“为了调查能尽快结束,请你忍一忍,配合一下!”
半个月过去,一个FBI调查员再次“约见”了严歌苓,这次,调查员要求严歌苓做一次测谎试验。
劳伦斯向上级递交了申请,想和严歌苓结婚。可是美国外交部却让劳伦斯作出选择:要职位,还是要和来自共产党国家的女作家结婚?劳伦斯在前途无量的外交官生涯与严歌苓之间,毅然放弃了前者!
1992年秋天,劳伦斯和严歌苓在旧金山结了婚。得益于自己的语言天赋,他在德国政府资助的商会找到了工作。劳伦斯的那份镇定、从容让严歌苓心里有了一种永恒的安稳。
这一次,严歌苓凭借《芳华》再次令无数越战英雄们热泪盈眶,她的人生比《芳华》还芳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