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武汉: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武汉: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今天被按下暂停键2个多月的武汉开始解封了。


热干面的叫卖声、高速路上的轰隆声、汉正街的人声,武汉的街头又有了熟悉的烟火气。


曾经不喜欢汽车鸣笛太过吵闹,如今也觉得甚是温暖。


也许只有见识过那些烟火气里的武汉,你才会知道,这城市和这城市的人们在这场瘟疫里所受的伤。



提及武汉,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开满樱花的武汉大学和被游人踏遍的黄鹤楼。


可大武汉从不是一个文绉绉的城市,生猛剽悍的公共汽车、霸气侧漏的武汉方言、热火朝天的大排档和火辣辣的鸭脖子,都彰显着武汉热情爽朗的江湖气质。


有着火爆脾气的武汉,比浪漫樱花更让人迷恋的,是美食的烟火气。



清晨,一整条街的早餐铺,随便支起的马扎上坐满了食客,路边和车站旁满是端着热干面或捧着豆皮的上班族和学生。


身旁的车子疾驰而过,轰隆声掩盖了大口吃面的呼啦声。



夜晚,当一幢幢高楼大厦渐渐安静下去,另一场盛宴正在开始。


长江大桥下,深巷里弄中,街道河流旁,小摊和小馆亮起一盏盏灯,整个江城又陷入了喧嚣。



码头文化孕育出的武汉人,冲动、火辣。对待美食也更为自由散漫,不带汤汁儿的热干面,精髓之处就在于不停拌匀,快速吸入,按秒计时,吃到噎住,才过瘾。



在武汉,论美食面前的形象?仪式感?不存在的。


耳朵里塞着耳机,左手端着粉丝或面,右手拿着筷子,小拇指勾着面窝和豆浆,还能一边吃一边小跑赶公车。这才是一个地道武汉人过早的基本修养。



九省通衢的武汉,南来北往的人穿梭其间,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造就了它的泼辣、大胆而又极其包容。任何地方的美食到了武汉,都会被融入咸辣重口,秒变独具特色的汉味食单。



江城最美味的小吃,藏在叫不出名的小巷子里,看不到豪华装修的店面,有的只是堆得满满的一口大锅,鸭脖、鸡爪、藕块,各色卤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对于武汉的美食,早餐和宵夜是两股不容忽视的超级势力。



武汉人的早餐是用“过”的,其隆重程度不亚于“过"年、“过”生日。


早饭是不能将就的一件事,不仅要吃,还要吃好,吃出花样。



大名鼎鼎的户部巷,是过早的天堂。


这里云集着众多名早点,一整条巷子里全是做早餐的店家,有着“汉味早点第一巷”的美誉。



热干面、豆皮、面窝、烧麦、牛肉粉、糯米包油条、糊汤粉、米粑粑、糯米鸡...早餐一个月不重样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关于武汉早餐的丰富,美食家蔡澜曾经说过:“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



武汉过早,灵魂当属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拌油摊晾,吃时再放在沸水里烫热,加上芝麻酱等各色调料,成品面条筋道,油润鲜香,令人垂涎。



关于地道热干面的店家,根本不用推荐,因为最好吃的永远是“楼下的那家”。据说寻热干面有个窍门,看佐料台:一顺码开的搪瓷小碗,必不可少的芝麻酱缸子,都是好吃的暗号。



非要去一些纯正的老字号的话,那还是得往老汉口走。南京路、洞庭街、兰陵路,一家三代延续开的周记、专业过早20年的丽华早点,都是地道热干面的好去处。



名气很大的蔡林记,开了很多分店,如果不在乎排队时间,那就专门抽出一个早上,体验一下“中华十大面条”的玄妙。



比起知名度最高的热干面,豆皮似乎更加贴近这个城市的脉搏。天刚刚亮,街头巷尾,滚烫的豆皮,就开始了轰隆隆地交响。



炉火大灶,庞然巨锅,上好的糯米配上绿豆粉面糊,泼上鸡蛋,加入鲜肉、香菇丁、竹笋丁、豆腐熏干,出锅前撒上葱末,一气呵成。



常年排队的老武锅豆皮,是武汉豆皮界的一个神话。搬到哪火到哪,不管哪天去都有人在门口等。上至大爷大妈,小到孩童娃娃,都是他的忠实拥趸。



离江汉路不远的洞庭街,有一家楼林美豆皮,已经有20多年的店史。牛肉味的豆皮,糯米饱满馅料足,5块钱一份的良心价成了街坊们的舌尖挚爱。



在众多的过早里,面窝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做起来简单快捷,吃起来酥脆可口。过早时,一份热干面,一杯豆浆,再配上面窝,简简单单,却又是最真切的汉式小确幸。



除了这些,还有欢喜坨、牛肉粉、甜豆腐脑、糯米鸡……


这些武汉人从小吃到大的早餐,不仅味美,而且价廉。每天起床,闻着那熟悉的味道就是最大的满足。



在武汉呆的时间长了,去别的地方,单是早餐就哪哪儿都看不上。


武汉宵夜是一个江湖,灯下的每一个招牌都有传说。朋克之城的夜晚,所有的故事都被沉入沸腾的锅,在路边摊的长凳与火光的忽明忽暗中,烦恼面目模糊。



武汉最不缺的就是吃宵夜的地方,纵横交错的宵夜街,随处可见的大排档,整个城市就是个一年四季都在狂欢的深夜食堂。



万松园是武汉宵夜界的超级大IP,无论是人气还是名气都首屈一指。如果打算晚上去这里吃,那么一定要提早,晚了就等着排长长的队吧。



雪松路上的小龙虾和蟹脚面曾经红遍全国,甚至吸引了不少明星前来打卡。靓靓蒸虾和巴厘龙虾绝对是要放进行程的店。



说武汉宵夜,就不得不提长堤街的老巷风情,白天这里只是简陋狭窄的街,一到晚上就“活”了过来,变成一条大排档扎堆飘香的热闹宵夜。



资深吃货摸着黑,七拐八绕找到这里。点上香辣入味的牛杂,配上外焦里嫩的牛肉锅贴,被牛杂香气浸润的夜是幸福的。



前进二路是大排档的天下,华灯初上,道路两边的店家开始忙碌,支起帐篷或是直接露天,扯出电线挂上灯泡,一个临时的摊点就弄好了。



周围的拆迁不断逼近前进二路,也许这里未来不再是这样的热闹和拥挤,但是变的是秩序,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夜宵深深地热爱。



吉庆街宵夜的名声是不需要多说的,武汉宵夜传出去最早就是因为这里。虽然如今的吉庆街早已不如从前,但依然是老武汉和外地游客的宵夜地标。



位于江汉路豪华地段的宝丽金,是最方便的夜宵去处。逛完商场,夜幕降临,到楼下的大排档来一份超接地气的炒饭,就是一天最完美的句号。



夜宵是有治愈力的,走进那灯火通明的夜,所有的江湖恩怨儿女情长,都融进食物的油滋香烟中化解蒸发。



如果说别处的食物多少带着江湖气,那么昙华林就是文艺的清流。


昙华林,一条不长的老街,却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



拍照,闲逛,或者享受一个带着咖啡香的下午,在昙华林,你可以从忙碌的武汉暂时抽离出来,放慢速度安心地投入美食的怀抱。



再从昙华林的老建筑里穿过,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在老街的尽头拐弯,迎面又撞上一城烟火。


而我,喜欢这样的人间烟火。



当然现在在合适的条件下去武汉,不仅仅是为了吃喝玩乐,更是为了给生活在武汉的人带来烟火和希望。


一个地方没了烟火,也就没了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315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