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是位于俄国西南方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虽然名义上归属于俄国,但是拥有着极高的自治权。这种不同寻常的“国中国”现象曾经差点弄到俄国分崩离析。在历史长河里,车臣原本就不是属于俄国的一部分,这里的原住民世世代代盘踞在高加索地区,有着自己的独立民族性。
车臣是被沙皇俄国通过武力吸纳进入俄国帝国版图的,如此掠夺方式使得车臣人极度抗拒,因此不断进行反抗想要重获自由。为此俄国发动了两次针对车臣的武装镇压。
如今的车臣在傀儡政权卡门罗夫的统治下,虽然再没有过之前大规模的激进反抗,但离心离德的心思举动却从未断绝过。为何弹丸之地的车臣能让庞然大物的俄国如此头疼,这便要从他们那段不断厮杀背叛的“宿命孽缘”中去探究一二。
一、俄国于车臣就是侵略者的姿态,且从未真正试图改变过
1首先车臣曾是独立的部族
车臣人世代居住在高加索地区,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如此的穷山恶水也只有土生土长,高大健壮的车臣自己人能适应,外来客还真是有些水土不服。但是高加索地区是个兵家爱争夺的地方,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都曾经对车臣动过侵略的心思。
奈何地势险要难以攻占,加上车臣人的武力值也极高,最终这些侵略者们都被车臣人拦在了门外。不过奥斯曼帝国信奉的伊斯兰教却被车臣人接受了,吸纳进了本民族的文化里,并且最终整个车臣完成了伊斯兰化。
如此,这批车臣人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出了特有的民族性群体,在这片世代居住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到了18世纪。直到沙皇俄国为了谋求发展发动了西征,来到了高加索地区,车臣人的自由与安宁在此彻底被俄国打破。
2再者俄国对车臣完全是征服者的姿态
无可否认,俄国对车臣的军事行动是一次为了扩张版图的侵略行为。在车臣人的心目中俄国便是彻头彻尾的暴力侵略者。而俄国也毫无掩饰的意思,在用武力夺取车臣后,没有怀柔的举措只有压榨和索取。
高加索地区山脉众多有着很多矿物资源,资源匮乏的俄国在占领车臣后便开始强势掠夺原本属于车臣人的矿物资源,并且对车臣人区别对待,提高他们的税收无节制地压榨他们。在夺得车臣后,俄国长期以来就保持着这样一副征服者的丑恶嘴脸采取着高压政策,从没有考虑过车臣人的生死与感受,亦从不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看待。
3最终导致双方发生冲突时都是以血还血
在经受被侵略后的屈辱后,车臣人还要整日生活在俄国的高压政策下,致使车臣人的反抗心思从未真正消失过。而一直将车臣人当作异乡人与压榨对象的俄国人也是容忍度极低。可能彪悍的车臣人亦造成他们的恐惧,只要车臣反抗,俄国回击的都是致命的铁拳。
最初进入车臣的俄国就采取了近乎屠城的举措,差点将当时的车臣成年男子斩尽杀绝。二战期间车臣试图通过联络德国反叛出去,斯大林在得到喘息后立刻报复回去,将大批车臣人流放苦寒的西伯利亚地区。俄国对于车臣就是侵略者。
车臣被打败后还要受各种屈辱自然不能忍受。而俄国对待车臣从不怀柔优待,不断地血腥镇压,使得车臣抓住时机就要反叛出去。
二、俄国自身时局动荡给了车臣可乘之机
1首先是俄波战争时期
在沙皇经过对高加索地区的彻底清洗后,终于将车臣再次制服。然而俄国与波斯战争却开始了。面对如此血腥残暴的镇压方式,血性的车臣人如何能容忍,立刻反叛而出。其实18世纪末,车臣人已经逐渐放弃抵抗了,此刻又被完全激怒。
抓住俄国与波斯战争的契机,再次集结反抗。即使波斯后来战败了,这批反叛的幸存者还是组织了起来。车臣与俄国双方开始展开互相报复性的屠杀。最终还是寡不敌众的车臣再次被镇压。
2然后是二战到来倒戈于德国
然而稳定的局势又没有持续多久,二战又开始了。如今的俄国已经通过革命变成了苏联,忙于应付德国与对抗法西斯的战斗。这又给了车臣觉醒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车臣为了谋取独立与德国人缔结了友谊。这如同在苏联后方点火,最终在斯大林的强势镇压与血腥清理下,车臣的独立梦再次破碎。得到的只有双方的仇怨更深一层。
3后来是趁着苏联解体想再次叛离
这一次,车臣人没有等待太久,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便在玩不转的制度体系下自己灭亡了。面对如此天赐良机,车臣人如何能放过。苏联刚宣布解体,他们的领导人杜达耶夫便宣读了独立宣言。最终双方的缠斗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虽然俄国在18世纪末就得到了车臣,可200多年里俄国自身也是状况不断总有约束不到车臣的时候,故此车臣一直抓住时机反叛。
三、为何弱小的车臣会成为强势俄国难以治愈的“顽疾”
1其一车臣具有独立的地利与民心所向
车臣本来就具有独立的民族性,人都是天性爱自由的,有谁愿意向他人俯首称臣。高加索本来就是地势险要的地区,俄国稍有约束力不待的时刻便会脱离。恰如中原王朝对南方地区的管控,亦是强盛时能控制,衰弱时这些地区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何况车臣人心里,自己一直是被侵略的受害者,长年累月被俄国迫害和压榨。双方之间都是累累血债,世上又有谁愿意和与自己有着血海深仇的人同处于一片天空之下。车臣只要得机会便寻思着离俄国而去。
2其二俄国对车臣同化措施不到位
诸多的侵略战争中,历来以怀柔同化作为首选的殖民措施。血腥镇压屠城抢夺都是下下策,毕竟如此作为只会使得双方积怨越来越深,不利于长期共存。俄国面对车臣可以说是采取了错误的对待之策。最初的侵略之战就按下不表了,在得到车臣后只知道一味地抢夺别人的资源和财富。
终于开始寻思怎么同化车臣了,也准备着手从文化角度入手,但这手段太硬太拙劣。先是开办俄语学堂,必须承认这并不是坏事,语言相同才能很好地交流,但是俄国一上来就强迫对方放弃本土语言完全接受俄语,这就有点太过简单粗暴了。
这时候的车臣心里还拥有着对故土的无限思念,这样的举措只会激怒车臣人。宗教信仰这块更是乱来,在欧洲国家信仰就是生命与灵魂,触碰到宗教问题无疑会引起群情激奋。其实同化最讲究的是怀柔性,从日常易接受的事物方面入手,例如衣物饮食这些日常会用到不会引起强烈不适的事件。
其次同化更讲究长时间的效应,不用做大动作以自身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才能侵入骨髓潜移默化。在这方面,俄国明显急躁且选择的切入点也不够准确合适。致使同化失败,最终只是多添了几笔血债而已。
3其三西方分裂势力在背后的挑唆
车臣再有反叛心,俄国再是力有不待的时候。双方的实力还是有着巨大悬殊的,车臣的领土在俄国眼里简直不值一提。可是这个弹丸之地却总能找准时机,狠狠地咬上俄国一口。除了自身拥有着血性和俄国偶有松懈外,更多时候也是有着西方势力的挑唆和支持。
毕竟俄国这个拥有着不错军事实力的庞然大物,谁都不想它如此顺心如意地发展下去。俄国不断强盛,势必会对西方国度产生压迫和影响。俄国自诞生起从未放弃不断扩张的信念,毕竟它领土虽然广袤但不似中国地大物博拥有诸多适宜居住发展的土地。
如此一来,在俄国的身后埋下颗钉子,时不时地搅扰下俄国,可以很好地牵制俄国的行动。让它在行动时,总要多一份顾忌和担心。自此,车臣在自己坚持独立信念的驱使和别有用心的他国势力支持下,成了俄国始终除不去的隐患。
四、总结
从侵略车臣的那天起,俄国就应该想到以后岁月里的无穷隐患。这是侵略的漫长后遗症,无人能够逃脱。车臣这个独立彪悍的民族根本就不会轻易屈服,而素有战斗民族称呼的俄国人也不会就此罢手。在俄国眼中不服管教便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教训,致使双方在短短的200多年的相处时光里已经双手染满对方的鲜血。
如果车臣不是如此独立倔强,俄国又不是那样急躁粗暴,在没有旁人别有用心的挑唆下,或许这样长的时光里双方早已成为亲厚的一家人,但世间从没有如果。
在如今和平且不断交融的时代,只期盼这对冤家能够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忘却曾经的不愉快在世界的洪流里携手走下去。毕竟如今早已不是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苏联兴亡史》
《欧洲简史》
《俄国历史概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