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些家长留言问这一个问题,这几乎是每个上学琴童家长共同的困惑。
作业太多,写完作业没时间练琴了
练琴少,学琴的进度太慢
写作业和练琴把孩子时间都占满了,孩子太辛苦了!
家长逼着才能练一练,亲子关系都不好了。
......
一方面家长和孩子可能都不舍得完全放弃,一方面又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我先来说说学琴的好处,她的好处可能比你看到的还要多。
- 演奏钢琴对十根手指都要求非常灵活非常有控制力,对开发智力的方面不可估量(这点我作为80年代的琴童深有体会,我的数学成绩的提升钢琴功不可没)
- 除了双手,两只脚都会有机会踩到踏板,双手加双脚的完美配合,可以说乐器里应该没有比钢琴更锻炼人的了。
- 钢琴作为非常好的学习音乐的入门乐器有非常广的音域和细腻的表现力,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和对音乐对艺术的敏锐度。
- 除了上面肉眼可见的好处,学习钢琴可以培养一个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练好一首曲子,没有个几十遍几百遍甚至更多的练习是不可能练出来的,钢琴我都能练出来,还有什么技术我练不出来的?以我的亲身体验来看,我长大懂得了这个道理后,觉得世上无难事,也知道了学习任何技能都必然经过这个千锤百炼的过程,自然也不会在过程中感觉那么痛苦了。(“我亦无他 惟手熟而”)
- 钢琴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心性,改善毛躁的习惯,让人静心。学琴有点像修道的过程,一直需要去领悟的。功夫熊猫成为master不就是找到了inner peace嘛?
- 珍惜时间和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为了多练琴,必然要抓紧时间写作业,并且合理有效的分配时间,无形中培养了珍惜时间的习惯。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为了练好肖邦练习曲的一个很蹩脚的指法,上学路上在公交车的柱子上练了一周就可以灵活的演奏出来啦。
- 钢琴为孩子未来的人生带来了很多机会。所谓技多不压身,在必要的时候露一手机会就抓住啦。
- 钢琴为孩子的未来多了很多选择。有人在读大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兴趣是音乐转行的,也有靠音乐谋生渡过低谷期的......别人勤工俭学靠端盘子,我们可以弹弹琴嘛。......
所以要不要坚持呢?当然要了,可是这些矛盾怎么解决呢?
- 可以把钢琴的进度放慢,原来每周两首曲目,现在可以一首,为了保质保量甚至可以半首。进度放慢也减轻了孩子的压力和由于疲劳产生的抵触情绪;
- 要合理利用时间,比如很多孩子放学以后到吃晚饭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或者一次练30分钟孩子效率低,那我们就每次练10分钟;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时间、累就不会成为借口。激发内在动力这点需要家长好好琢磨,因为毕竟你才是最了解你小孩的人。比如我小时候我爸爸会经常给我看看钢琴家演奏或者一些作曲家的传记电影,每次看完都有点心潮澎湃想成为那么厉害的人,自然练琴就更勤奋一点。
- 学会欣赏你的孩子。当你试着看到他/她的每一个进步,抓住并欣赏他/她,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这也会成为内在的动力推动他们主动向前。当然胡罗卜加大棒,你能分辨出他们是因为困难而退缩,还是因为真心不喜欢才退缩,因为困难退缩的需要你的轻推和鼓励。
有家长问,能不能让孩子不学教材了,就跟成人学琴那样,只学自己喜欢的曲子。
我觉得可以适当这样操作缓解现有的矛盾,但还是要继续学教材,把教材内容放慢,适当加入跟孩子水平相当难度的喜欢的曲子,而不是随意拔高。这样当孩子某一天想认真学的时候还是有机会的,而不是完全放弃正常的学习,那样的话就是纯粹的自娱自乐没有未来了。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成就我们的天使,钢琴就是你的加速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