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竺延风给h事业部员工写了一封信,首次谈及关于东风全新高端品牌。据了解,该事业部是在2019年5月就开始筹备的高端新能源车项目。它将会与红旗、长城汽车旗下“WEY”、吉利汽车旗下“领克”一样,成为东风集团旗下独立运作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并且定位高端,成立独立的销售网络。
在如今看来,h事业部将成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中,首个高端新能源品牌。但需要注意的是,东风旗下的自主乘用车在市场中始终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合资品牌中发展的相对较好的也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冒然走向高端市场不由得让人捏把汗。另外,考虑到如今汽车市场的不景气和补贴的大幅退坡,再加上大多数合资、自主乃至豪华品牌进入新能源车的市场,东风h事业部更像一场豪赌,赢了皆大欢喜,输了,整个东风的自主都有彻底崩盘的风险。
吸收雷诺遗留的优质资产,结合自身资源独立经营
4月14日,一纸雷诺集团在华发展新战略新闻稿,间接宣告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雷诺”)在第七个年头走向终结。另据东风集团公告,雷诺拟将50%股权转让给东风集团,东风雷诺进行重组。
据悉,此次东风雷诺重组,涉及大量债务处理,仅仅一期工厂的投资额就高达77.6亿元,每年核算固定资产折旧8亿元。雷诺此次撤出合资项目,作为债务的共同承担者还要支付一笔费用给东风集团,后续由东风集团出面清偿。
东风雷诺武汉工厂占地面积3000亩,一期投资77.6亿元,这座包括整车工厂、动力总成工厂和研发中心的综合性工厂,号称完全遵循雷诺-日产联盟的最高质量标准,但如今,这个本该书写神话的地方,却已成为东风雷诺沉甸甸的“包袱”。
东风雷诺的退出,成熟的工厂及生产线是现成的,东风雷诺拥有的15万台产能以及一定的技术可以直接为东风h品牌所用。东风小康旗下的金康新能源,不久前其刚刚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协议》,金康新能源的中高端产品将使用“东风赛力斯”品牌。东风表示,将对金康新能源输出技术,同时借金康新能源的经验反哺h品牌。
东风赛力斯所拥有的硅谷SF MOTORS技术,一度是叫板特斯拉的品牌。这也或许会成为东风h品牌的一种可能性。根据东风h品牌的相关计划,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概,它的目标价格区间在20-25万元,首款推出的车型预计会是一款中级SUV新能源车型。其余关于新车的消息,h品牌成立后将独立运营,仅隶属于东风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h品牌目前已规划出9款全新车型并全面覆盖SUV以及MPV车型。
h部门高管团队已尘埃落定
根据官方消息透露,h事业部由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负责,目前已任命了多名高管。
尤峥1990年加入一汽集团,历任一汽轿车公司制造技术部副部长、部长,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二厂厂长、规划部副部长,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规划部副部长;2017年升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产品规划及项目部部长,2018年5月调任东风集团,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同年2018年7月,卢放辞别一汽自主整车板块。资料显示,卢放曾在富晟汽车零部件公司短暂停留,并在2018年12月前往武汉,任职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技术专项总监。
原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专项技术总监卢放,出任h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卢放1976年出生于吉林长春,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卢放入职一汽-大众,历任产品设计师、主管、科长。2014年转战一汽轿车,先后出任产品部部长助理,部长职务,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卢放担任一汽奔腾开发院项目管理部部长。任职一汽期间,卢放曾主导红旗H5,奔腾T77两款车型整车开发。
原东风英菲尼迪执行副总经理雷新担任首席品牌官,主要负责h事业部品牌战略管理与运营;
原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总经理蒋焘任首席运营官,协助卢放负责公司日常运营;
原东风公司财务报告分部经理沈军担任首席财务官。
东风缺少高端品牌,想成为第二个红旗
多年来,东风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并非没有进行过向上的冲击,但屡试屡败,截至目前东风的自主乘用车4大品牌中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东风启辰)中,能算“拿得出手”的车型天花板在15万甚至更以下的市场中混迹,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中,想看到东风自主车型的难度甚至要高于在大街上看到一辆劳斯莱斯。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坦言,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20万-35万元的中高端市场增长迅速,是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唯一有增量的细分市场,同时这一市场的车型还可以承担未来新技术,是东风谋划h品牌的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近两年红旗等自主高端品牌频频发力,让东风公司感受到了压力。
“汽车品牌向上,中国汽车产业强大,是每一个汽车企业、每一个汽车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需要大家一起战斗”,尤峥表示,h事业部和各大自主品牌是伙伴不是对手,是竞赛不是竞争,将会一起携手引领中国品牌向上。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一路向上,开始和外资品牌价格短兵相接,中国车市被拖向了新的战局。一时间,生存与死亡之间的界限深刻了许多,自主品牌的高端化之路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艰难。
冲击高端难点较多,东风在国内混得并不好
根据乘联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东风汽车自主品牌板块的销量全面下滑,东风风神、风行、风光、启辰这四大自主品牌的销量全部呈现下滑状态,而下滑最严重的往往是东风集团最倚重且产品谱系较为全面的东风风神,下滑幅度达到19%。可以说东风系的中国汽车品牌阵营的品牌认同度和产品接受度都在走下坡路,这一点或许将是东风成立高端化事业部之后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与难关所在。
四家国企,只有东风集团自主品牌发展不好。过去八年里,东风公司一直强调汽车行业新五化,即轻量化成效明显,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商品加速推出,共享化平台初步搭建。东风风神共投入科技活动经费767亿元。2016年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90.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7.2%。我们目前能看到风神品牌旗下车型销量都不好看。
站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东风h事业部的前景让人不由得捏把汗,但考虑到东风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h事业部保密到如今这样的程度,小编很难断言东风h事业部不会有什么别样的“杀手锏”。无论如何,h事业部的成败与否关乎着整个东风自主乘用车的未来,一旦成功,整个东风自主乘用车都能跟着沾光,销量整体上升,不过一旦失败,整个东风自主乘用车都将面临着难以破局的困境,甚至直接崩盘。
总结:h事业部冲击新能源高端产品需要面临的问题真的太多了,目前是各家车企进行淘汰赛的关键时刻。像是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头部新能源造车势力已经紧逼下限,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价格仅需29.18万元,年底还会完成百分之百国产化,届时仍有不断下滑价格的余地。此外,一大波强势传统企业也在“搅局”。从大众到福特,从丰田到日产,无不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在这背后除了日益涌现的新能源蓝海市场机遇,更多的可能是白刃见红的市场分化。与其说是东风开辟新能源高端化新径,不如说这是一场豪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0401.html